9月23日,河北省保定市仙人峪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保定市涞源县举行。据悉,这是河北省首个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示范基地,基地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将对保定市域内客观上无法原位修复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灵活采用“补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认购碳汇”等方式开展异地修复、集中修复和替代修复。
涞源县气候宜人,风光秀美。燕山、恒山、太行山三山在此交汇,涞水、易水、拒马河三水自此发源。全县空气质量优良,森林资源覆盖率为46.6%,是保定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仙人峪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城西,生态环境优美。在此建设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基地,不仅是探索异地生态修复、集中生态修复制度上的创新,更是生态建设的具体生动实践。
据介绍,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基地将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两支队伍+三个展区+四个片区”,“一个中心”即磋商和听证中心,“两支队伍”即保定市生态环境监督员和保定市生态环境志愿者队伍,“三个展区”即法治警示、科普交流、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三个展区,“四个片区”即绿化养护片区、增殖放流片区、劳务代偿片区和青少年生态环境关护片区。
基地的建成有助于保定市创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承担方式,统筹提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使用效果,有助于全面牢固树立“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意识,助力美丽保定建设。
保定市人民检察院、保定市生态环境局、涞源县政府、保定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等单位代表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上,与会人员在现场组织开展了植树增绿和增殖放流活动。
(责任编辑 姚妙条 校对 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