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生物多样性保护再放“大招”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小玲    人气:    发布时间:2024-10-08    

  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的雅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再放“大招”。雅安市多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雅安市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意味着在四川省通过金融手段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了首个“市级指南”。

  雅安市地处四川省中心位置,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素有“天府之肺”“动植物基因库”之称,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植被动物资源。

  如何引入金融活水,守护生态底色?在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市金融监管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联合印发的《实施方案》中明确,要围绕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鼓励金融机构以市场化运作为核心,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建立生物多样性全流程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雅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金融服务保障。

  同时,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路径、新模式,推动开展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先行先试,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领域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缓释及预警。

  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是关键。《实施方案》明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及相关资金,加强财政资金与产业、金融等政策联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领域。

  积极探索建立专项统计制度,强化考评引导。将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绿色金融评价、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等内容,引导金融机构在资源配置、利率定价、绩效考核等方面向生物多样性级保护领域倾斜。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金融增信服务机制,丰富银保、银担合作模式,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融资增信。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共享机制,提升信息共享效率。

  《实施方案》对金融支持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污染防治进行了细化,明确将引导金融机构聚焦自然灾害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退化林修复、小水电清理退出等生态治理工程,以及野生动物生态廊道建设、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保护工程,开展授信服务。同时,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探索实施“生态修复+”模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

  雅安市是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省级森林城市,有4个省级竹林乡镇、6个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和8条省级翠竹长廊。依托生态品牌,雅安市走上生态兴村之路。《实施方案》提出,坚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协调发展原则,聚焦雅茶、雅果、雅鱼、雅药、雅竹等“五雅”资源为代表的生态农业资源,完善涉农产业“金融链长制”,促进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立足地方可开发生态资源,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探索“金融+碳汇”或“金融+碳汇+司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完善林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此外,《实施方案》还鼓励有能力的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开展碳核算、环境压力测试等内容的披露;引导金融机构将生物多样性风险纳入风险管理全流程,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发项目融资生物多样性风险与影响评估工具等。

(责任编辑 姚妙条 校对 吴运竑)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