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记者从《江西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西全省划定1093个环境管控单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282个,重点管控单元566个,一般管控单元245个,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6.48%、24.67%和38.85%。
“在国土空间上划定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类环境管控单元,针对各个单元特征,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管控要求,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舒飞庚在发布会上介绍。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的鲜明特征。近日,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江西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从4个方面提出19条重点任务,提出探索“两山”转化新通道、推进生态产业规模化发展、服务“1269”行动计划和“十百千万”工程、强化化工园区以及铊、高氯酸盐环境风险防控等特色任务。
近年来,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初步建立了全域覆盖、跨部门协同、多要素综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2018年,组织编制江西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0年,江西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2023年,组织完成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动态更新,并报生态环境部审核备案,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成果已全面确定。
目前,江西已建立由省域、市域、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准入清单等组成的“1+11+1093”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具体包括1个省域总体管控要求,11个市域管控要求,1093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现了“一单元一策略”管控。
另外,江西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先后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列入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中,明确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和工作任务。
2024年以来,江西还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建设,分为两期开发。第一期已于2024年12月完成,系统集成了70余个基础和要素图层,涉及自然资源、水利、林业、农业等多个部门以及生态、水、大气、土壤等多个环境要素。同时,上线平台公众端和移动端,在为生态环境部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规划环评审查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为公众快速准确掌握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研判项目生态环境准入符合性等方面提供了便利。江西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上线以来,累计登录访问量超过7700余次,支持智能研判分析340余次并自动生成分析报告,服务各类建设项目选址查询1600多次。
“通过对接生态环境数据中心,在平台输入项目位置信息,信息平台可自动识别周边空气自动站、水质监测站、工业污染源等目标,并支持查看最新监测数据等信息,破解信息孤岛,为环境监管提供决策支撑。”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院长刘足根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