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鄂州这样点“绿”成金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长江日报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3-14    

  襟江抱湖枕名山,86.9公里长江岸线依境而过,119个大小湖泊点缀其间,153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西山、莲花山、葛山峰峦叠翠。

  地处长江中游南岸的鄂州,是湖北省长江大保护的关键节点。

  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战略要求,鄂州持之以恒做好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加快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

 

  “百里樊川、玉带萦回。”

  春日的樊口江滩,盛景重现。

  长江岸线的生态修复,是鄂州绿色发展的“头号工程”。

  2018年,全省长江大保护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樊口江滩综合整治工程启动,沿江中小企业、砂石码头或迁建或取缔,让路长江大保护。

  去污还绿,拒黑植绿。数年来,在长江干流鄂州段,非法码头被拆除,敏感工业园区被迁出,非法采砂船无处遁形,长江生态屏障越筑越牢。

  站在长江鄂州段燕矶镇堤防上,曾经的砂石码头和废弃厂房已变为连片绿地,江滩上成群的江鸥盘旋觅食。“过去这里尘土飞扬,现在成了市民散步的‘网红打卡地’”燕矶镇居民王建国感慨道。

 

  

  “去年冬天,我在观音阁附近水域看到过3次江豚群!”退捕渔民李志刚亲眼见证了江豚重现的惊喜。自长江十年禁渔实施以来,鄂州累计退捕渔民近3000人,实现应保尽保、应转尽转。

  2024年,全市整治入河排污口518个,长江干流鄂州段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为10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5个湖泊水质达到Ⅲ类标准,29个湖泊水质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坚持综合施策。去年,我市印发《鄂州长江高水平保护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修编完成洋澜湖、南迹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实施鄂城区长港河、华容区灯塘港、梁子湖区全域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编制完成《鄂州市现代水网规划》,持续推进梁子湖、梧桐湖、红莲湖等水系连通和花马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谋划长江干堤提档升级工程,打好流域综合治理总体战、攻坚战,确保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坚实。

  历经世代开采,山岭光秃的废弃“矿区”,一跃而成诗意盎然的“桃源之地”,汀祖镇岳石洪村的春天越来越美。

  一村之变,是鄂州矿山复绿的缩影。眼下,鄂州市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正在进行之中。全市将对30家历史遗留矿山进行修复治理,完成修复面积123公顷。

 

  

  中国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高线热轧车间,操作工盯着监控屏,手指轻点按钮,一根红彤彤的钢坯就从加热炉吐出,不久之后,贴好品牌标签的成品材即可交付客户。

  这是鄂钢改造高线热机轧制建成的第一条智慧产线——智慧轧材。

  2018年起积极推进绿色智慧型城市钢厂建设,鄂钢已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钢铁绿色标杆企业”。长期保持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达标率100%,颗粒物排放、二氧化硫排放、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度下降,被授予“第七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

 

  

 

  同时,我市南都新能源、容百锂电、欧冶链金入选省级“绿色工厂”。程潮铁矿入选省级绿色矿山名录,推荐纳入国家级名录。提前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考核目标。

  去年《鄂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公布施行。同年9月,我市首家建筑垃圾消纳场——鄂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正式建成投产。初期能日处理建筑3000余吨、装修装饰垃圾1000余吨、大件垃圾200余吨,对回收的建筑、装修装饰、大件等垃圾处置率、利用率均可达90%以上,以循环利用推动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有效破解建筑垃圾消纳难题。

  2024年,全市整改完成中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31个。PM2.5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重污染天数完成省定考核目标。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十四五”以来,全市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3.9%,超序时进度,居全省前列。鄂州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