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化“废”为金探路生态经济双赢路径

来源:每日甘肃    作者:张洁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08    

  近年来,民乐县以创新为笔、以科技为墨,将农业发展中亟待破解的“生态难题”精心雕琢成乡村振兴的“绿色财富”,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秸秆“变身”,从污染源头到多元价值体。农作物秸秆通过全自动化生产线粉碎、酶解、膨化等12道精密工序,快速转化为高蛋白牛羊饲料;部分秸秆利用压缩成型技术,制成热值达4200大卡的生物质燃料,承担起县城三分之一的供暖需求;剩余物料与其他辅料混合发酵后,成为优质食用菌基料。依托“收储运+加工利用”全产业链体系,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突破96%,每年资源化利用秸秆超22万吨,带动农民每亩增收80至120元,形成年产值超1.5亿元的绿色产业集群。

  粪污“逆袭”,从环境顽疾到循环枢纽。以沼气工程为纽带,构建“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循环模式。大型沼气工程与现代化有机肥加工厂高效运转,通过全自动输送系统,将畜禽粪污送入智能发酵罐。经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不仅满足周边村庄清洁能源需求,还实现并网发电;分离后的沼渣沼液通过物联网灌溉系统,精准滋养全县千亩有机农田。全县年处理畜禽粪污20余万吨,生产有机肥8万余吨,使用沼液浇灌的农产品品质显著提升,市场售价较普通产品高出30%。

  尾菜“重生”,从废弃边角到高值产品。依托先进的生物提取技术与冻干设备,废弃果蔬中的纤维素、果胶等有效成分被精准分离提纯,制成食品添加剂、生物降解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剩余残渣经微生物发酵处理,转化为富含益生菌的土壤修复菌剂。目前,已形成“原料——提取——精深加工”完整产业链,尾菜综合利用率达85%,年处理尾菜超10万吨,带动就业200余人,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