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清洁暖流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来源:央广网    作者:央广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9-29    

  初秋的黄海深处,海风微凉。在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一场静悄悄的能源升级早已完成。自2021年空气源热泵系统全面投运以来,每当寒冬海风掠过岛岸,千家万户屋内流淌的不再是易故障、高维护的海水源热泵暖流,而是一股更稳定、更清洁的“绿色暖流”——以空气为源,无声守护着这座海岛的温暖与蔚蓝。

  这个海岛小镇的生态如今正被空气源热泵送出的融融暖意、海滩清洁队守护的洁净沙砾、风力叶片转动的绿色电流悄然改变。1347户居民日益自觉的低碳生活,汇成一股绿色暖流,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实践,重塑獐子岛的能源结构与生态环境。

  清洁取暖破题:从海水源到空气源的务实选择

  如何在保障居民温暖过冬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曾是獐子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道现实考题。

  自2006年起,獐子岛镇开始探索清洁取暖,以海水源热泵替代燃煤供热。这一尝试在当时具有前瞻性,但由于海水中含有动物、浮游植物和漂浮物等杂质,需设置拦截网进行过滤,大大增加了系统安装与维护成本。同时,设备长期暴露于高盐、高湿的海洋环境中,受海水、海风腐蚀严重,老化速度加快,后期维护成本居高不下,采暖效果也大打折扣。

  面对这一现实困境,镇政府立足长远,于2020年在小耗子岛投资100万元,试点安装空气源供暖项目。空气源热泵以空气为热源,无需接触海水,从根本上规避了腐蚀与堵塞问题,且设备运行稳定、维护简便。试点项目运行良好,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21年,镇政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成功吸引一家能源企业投资逾千万元,实施重大热源改造工程,以高效、清洁的空气源热泵全面替代原有的海水源热泵供暖系统。

  目前,28台ZGR-320IIAD型空气源热泵机组已正式投运,覆盖明珠、兴华等主要居民区。实际集中供暖面积达12.17万平方米,其中:明珠站约2.3万平方米,惠及178户;兴华站约9.3万平方米,惠及1102户;小耗子岛约5700平方米,惠及67户。仅供暖季即可少用标准煤3200余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00吨,环境效益显著。

  一位兴华小区的居民说:“以前冬天屋里冷的时候,得穿上毛衣,现在温度稳定在20℃以上。”运维人员介绍:“空气源热泵故障率低,每年维护次数从原来的十几次降到两三次,成本大幅下降。”

  这一转变,正是对国务院《“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要求的生动实践,也体现了长海县“无废城市”建设从试点探索向系统推进的深化。

  “无废绿岛”:全链条治理守护碧海银滩

  “无废绿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獐子岛镇以固废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为核心,聚焦产业废弃物治理与人居环境提升,构建覆盖全岛的闭环治理体系。

  在产业领域,作为渔业重镇,獐子岛在养殖企业密集区设立多个海水养殖废弃物回收点,集中回收废旧网衣、泡沫浮球等,防止其成为海洋垃圾。回收工作由专人管理,建立台账,确保可追溯。一位养殖户表示:“以前旧浮球就扔在岸边,风吹浪打容易漂走。现在有专人收,还能换点钱,大家都愿意配合。”

  在生活与环境治理领域,全镇已建成4座低温热解站,对日常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长距离外运带来的泄漏、污染等环境风险;热解后的无害灰渣可用于道路填埋或建材原料,实现资源化利用。

  同时,建筑垃圾管理全面规范:镇政府指定唯一排放点,实行“报备+审核+监控”全流程监管,杜绝随意倾倒。海滩保洁也实现常态化,依托“海上环卫”机制,划分14个责任区,定期组织清滩行动。

  这些举措,正是对国务院《“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推进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要求的海岛实践,也是长海县落实“蓝天、青山、碧海、净土、农村环境整治”五大行动的具体体现。

  绿色协同:构建低碳生活新图景

  清洁供暖只是起点。獐子岛同步推进绿色交通建设,提升居民绿色出行便利度。

  镇政府配套新建充电桩停车场,并引进5辆新能源公交车,已于今年六月投入运营。新能源公交的投运,不仅减少尾气排放,也将提升岛内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舒适、更环保的出行选择。

  在獐子岛,全镇建立监督员台账,明确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监督责任人,形成“网格化”管理体系。同时,推广使用“辽宁乡村垃圾随手拍”APP,鼓励群众发现环境问题及时上报,实现全民监督、快速响应。

  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正成为居民日常习惯。孩子们在学校学习“无废”知识,回家后监督家长分类投放;社区开展“绿色家庭”评选,树立典型;餐饮单位主动提供“小份菜”,倡导节约。

  “以前觉得环保是政府的事,现在发现,每个人都能做点事。”一位社区志愿者说。

  向海图强:打造国际生态岛的长海答卷

  长海县作为东北地区唯一海岛县、全国唯一海岛边境县,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县域发展的“生命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设国际生态岛为战略目标,统筹推进生态优先、文化引领、海洋振兴、旅游提升“四大发展战略”。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多年位居大连市第一。今年1-8月,全县空气优良天数236天,优良比例为98.3%。

  这一系统性治理成效,正不断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为长海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代表,獐子岛镇于2023年荣膺自然资源部“和美海岛”称号,成为全国首批33个“和美海岛”之一;2024年,又入选大连市“无废城市”建设十佳案例。两项殊荣,既是对其“无废绿岛”实践的高度认可,也是长海县全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

  从清洁取暖破题,到固废全链条治理,再到全民共建共享,獐子岛的实践证明:即使是偏远海岛,也能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这里的冬天,绿色的暖流穿梭于千家万户;这片海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