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噪声作为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生态环境领域不可忽视的问题。近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接到一起关于振动污染的举报——有群众反映兴东街道某纺织公司存在振动噪声问题。
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执法一局工作人员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现场查看并实地走访发现振动噪声问题属实。经了解,该企业投产仅三个月。群众到公司反映振动问题后,企业已先后给纺机加装隔音垫并开挖车间内墙隔音槽,阻断振动通过车间水泥地面和车间墙体向外蔓延路径,减振措施取得一定效果,但与群众期待仍有差距。
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根据检查情况,要求企业进一步强化整改措施,以减轻对周边居民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企业整改态度积极,在环保专业人员指导下,通过查问题、找原因、寻对策,经过科学评估,决定在公司北侧围墙外开挖了一条深1.5米、宽1米、长50米的减振沟用于减振,工期约30天。但举报人认为整改时间过长并对解决方案存疑。
乡贤调解员吴建光作为兴东街道永护村一名退休老支书,得知情况后多次与举报人沟通,为企业深入整改争取时间。同时,吴建光了解到增加挖渠工人能缩短减振沟施工期,多方协调施工人员,提前8天完工,推进了振动噪声问题有效解决。
近年来,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依托“环境信访乡贤调解室”,充分发挥乡贤调解员纽带作用,积极探索“乡贤调解+助企发展”模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乡贤助企”服务活动。通过凝聚乡贤力量,汇集乡贤之智,将纠纷化解机制同优化营商环境一体推进,助力营商环境不断跨越新赛道。
今年4月,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乡贤入企普法”行动,将普法触角延伸至村居。各镇街结合辖区企业特点,充分发挥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司法所、环保办等人员特长,通过逐个企业走访、多家企业座谈等形式,全面了解企业的用工、就业、经营等情况,宣传推进环保法律法规和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相关举措,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立。同时,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对在普法行动中发现的190余个信访隐患问题全部协调解决,将环境信访隐患消降为零,保障企业安心生产。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生态环保人的工作成效要以人民群众满意度来检验。”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健表示,将及时总结探索做好环境信访的经验和途径,随时关注民众环保呼声,积极放大“环境信访乡贤调解员”的示范效应,通过激发环境信访内生活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责任编辑 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