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州“四查”模式打通小微产废单位监管“最后一公里”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胡蒙蒙 李媛媛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9-09    

  强化学习培训、靶向指导帮扶、健全收集体系……今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因地制宜严格小微企业危废监管,通过系列举措实现危废规范化管理水平再提升,推行“四查”机制狠抓行动落实,打通危废规范化监管“最后一公里”。

  南通通州辖区的小微产废企业数量较大,仅依靠生态环境部门单向管理难度较高。为提高小微企业自我管理能力意识,促进小微企业自我规范,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根据小微企业特点,制定了小微产废单位危废管理自查清单——从标识标牌标签、网上申报、台账资料、分级分类判定四大类别明确了18个方面的自查要点。同时,强化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员“触角”作用,对辖区内涉危企业进行常态化宣传引导,协助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危废各环节管理,加强环境风险防控。截至目前,通过网格化引导企业自查发现问题200余个,并已全部完成整改。

  今年上半年,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汽修行业危废专项检查,完成全区50家一、二类汽修企业及有喷漆工艺的汽修企业走访及“回头看”,重点对废铅酸蓄电池、废机油、废漆渣等危废收集、暂存、处置情况进行摸底,并对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标识制度、管理计划制度、申报登记制度、转移联单制度等危废规范化管理要求落实情况进行规范、指导。目前,已对检查发现的83个问题实行“挂账销号”,其中77个问题已完成整改闭环。

  在随机抽查过程中,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一方面将危废管理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围,严查未制定危废管理计划、未通过信息系统如实申报危废相关事项、危废贮存不规范、处置不规范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对小微产废单位开展单独随机抽查,每季度从小微系统内抽取30家小微产废单位,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所发现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并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清单式推进问题整改。

  同时,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充分利用固废管理信息系统、活性炭“码上换”平台等大数据系统,对长期未申报、转移,申报量大幅波动,超期贮存,产生和申报情况不一致等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及时掌握企业生产及危废产生、贮存、运输、处置等情况。对存在困难的企业进行帮扶指导,确保危废得到依法依规处置,切实降低环境安全风险隐患。

  “隐患源于麻痹,防范胜于救灾。”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健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环境执法与普法服务相结合,持续强化小微企业危废处置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帮扶,加大生态环境普法宣传力度,不断夯实企业主体责任,以环境安全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责任编辑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