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固废环境管理,山东省日照市生态环境局以黑色金属冶炼、矿产采选、污水处理、石材加工行业以及闲置院落矿坑等为重点,采取“市县一体、上下联动”“日常检查、联合执法”等方式,对一般工业固废管理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目前共出动检查人员3305人次,累计排查企业489家,发现问题284个,整改完成145个。所有问题及整改情况,督促企业如实上传市固废危废智慧监控平台,进行留痕式环境管理,正是日照市生态环境局打造的“平台+一般固废”管理模式。
近年来,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围绕“无废城市”精细化建设,强化固废危废全生命周期智能环境管理,创新谋划建设固废危废智慧监控平台,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打造“平台+X”新管理模式,实现“产生能衡算、来源能追溯、去向能追踪、监管能实用”目标,推动监管由“人海战术”向“科技智能”转变,大力提升固废危废精准高效监管能力。
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强化科技赋能,着力打造“平台+预警监控”。通过物联网技术对企业申报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固废危废智慧监控平台设立涉固废危废单位工况、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红外温感等联网预警模块。市生态环境局采取“企业报—科室核—中心交—企业改—科室审”闭环运转模式,对危废超期贮存、联单签收异常等10类情形进行预警,预警信息实时推送至智慧环保指挥中心,经综合研判后交办至各承办单位办理。平台自2023年6月运行至今,已提供风险防控预警与管理建议200余条。通过“视频监控”模块在线视频巡查功能,实时查看企业重点产废环节、危险废物贮存等情况。目前已通过视频巡查,减少管理部门对危险废物管理规范企业现场检查150余次,真正做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的良性监管形态。在危险废物重点风险监管单位危废贮存库内安装智能称重终端设备,采用电子地磅、电子标签、电子管理台账等物联网技术手段,实现危险废物出入库信息化管理,简便企业危废出入库操作流程。目前已有100家重点产废企业使用智能终端称重入库47059次,称重入库量8.35万吨。
日照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教育、交通、海洋、市场监管五部门联合印发《全市小微产废企业和社会源产废单位危险废物排查整治实施方案》,开展排查整治。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在梳理建立《小微产废单位底数清单》基础上,抽调专业力量成立排查整治工作组,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逐一销号整改。目前共排查小微产废单位1000余家,发现问题863个,完成整改765个。在市固废危废智慧监控平台设立小微企业管理模块,打造“平台+小微产废”,将小微产废单位、危废收运单位运行体系纳入平台管理,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
为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在市固废危废智慧监控平台建设“无废城市”模块,打造“平台+无废城市”。“无废城市”建设相关文件、工作简报及固废危废综合利用、“无废细胞”创建等情况及时在平台发布、公开、公示。
日照市生态环境局认真履行危废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与环境安全“双安全”监管职责,将危废经营单位按风险等级、管理绩效分类分级,实施精细化、差异化监管,层层压实企业主体和属地管理“两个责任”。在市固废危废智慧监控平台设置“安全生产”模块,打造“平台+生产安全”,企业通过系统线上填报“三本账”,分局同步审核,对疑似问题和整改情况现场复核,做到问题“查—改—核—销”各环节线上流转、线下复核,减少重复报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数字赋能、智慧监管。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