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多层次推进信访矛盾治理化解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黄忠飞 张健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2-22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生态环境局坚决扛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职责使命,深入调研,健全机制,紧紧扭住信访工作主线,多层次推进生态领域信访矛盾治理和化解工作。

  健全网格管理体系

  助力“堵点”源头化解

  针对基层群众反映的线索不准、反映渠道不畅、查处效率不高等瓶颈和“堵点”问题,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网格化目标管理体系建设,溯源头、察民情、堵漏洞、补短板,将环境信访工作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

  结合基层监督长制度的推行,着力打通环境信访和环境管理最后一公里,助力信访工作提质增效;注重利用基层属地管理的优势,推进信访工作资源和力量下沉,各县区乡镇街道均已设置基层环保站所,每个基层环保站所均设置环境投诉信箱。

  依托每年六五环境日、安徽省环保宣传周等重大宣传节点,扩大社会化宣传覆盖面,做好全面宣传。建立健全环境信访接待制度,设置环境信访专人接待席。实施乡镇环保联系人制度,第一时间对接、第一时间沟通、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查处反馈。

  对当地区域环保问题群众诉求反映,设置信访事项表,纳入生态环境专项监督长工作程序,做到信访受理“有场所、有牌板、有专人、有设备、有资金,有制度、有资料,有记录”等“八有”建设标准。

  建立完善下访机制

  助力“痛点”现场化解

  近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宿州市经开区化工园区气味污染扰民问题,长期未得到根本解决,一直是牵绊园区企业发展挥之不去的“痛点”问题。

  宿州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实施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制度,将该信访件纳入“一市一策”驻点专家研究课题,依托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专家团队技术支持,会同经开区管委会多次深入调研,现场办公,聚力开展异味源治理攻关。

  指导园区各企业制定《宿州经开区关于开展涉气企业及异味专项整治方案》,通过对首批12家涉气企业环评、排污许可、清洁生产等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全方位现场踏勘调研,对企业生产情况、原辅料储运及污染物排放等基础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精准锁定各企业恶臭特征污染物排放因子,为后期源头追踪和末端治理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为防止异味问题回潮反弹,对治理成效进行同步跟踪和绩效评估,深入基层回访,开展满意度调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改善和巩固治理成效。

  建立完善调度机制

  助力“难点”系统化解

  宿州还注重完善信访工作定期调度和总结制度,深入调查研判各类突出环境问题的根源和难点,研究制定信访工作“抓反复,反复抓”的具体措施,确保同类问题系统解决、根本解决。

  针对中央及省生态环保督察集中反馈的信访件特点和规律,宿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制定了《突出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实施办法》,严格规范验收销号程序,要求整改主体责任单位规范提供整改前、中、后对比的典型照片和视频资料,对上述材料不齐全、不规范者,整改办不予接收、不认可销号,确保整改、验收、销号各环节责任高效衔接。

  利用各种专项行动管理制度,督促各分局基层环保站所认真收集、筛选环境问题隐患和相关信息,对于不能立行立改和严重突出的环境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信访情况,及时向各级各部门领导汇报,形成有效推进合力,确保环境信访件件有落实。

  建立完善督办机制

  助力“焦点”高效化解

  落实“谁牵头,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围绕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群众健康的交单问题,做到“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成果回来”。

  宿州将带案下访纳入环保工作常态化督查内容,实现督察任务清单、信访问题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三单合一”,统一组织实施,定期调度,约谈督办,实地督导,坚持以求真务实、依法办事、注重实效的原则,扎实推进各项环境信访件办理工作。

  2021年下半年,宿州市生态环境局针对重信重访、国家和省级及其他部门转来的敏感热点和民生领域的信访工作,一律实行市级梯级办理和全面督查督办,形成一套长效机制,确保各类信访件得到圆满解决落实,做到件件不反弹。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