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渝首次联合举行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综合演练

来源:自然生态环境调查网    作者:钟美兰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1-18    

  “轰隆”一声,金沙江上游尾矿库发生溃坝,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泄漏,部分含砷污染物下移,直逼下游宜宾市饮用水水源地。这是近日川滇渝三省(直辖市)联合举行的2022年长江流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综合演练中的一幕。

  金沙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此次演练根据四川自然灾害点多面广、易发多发的实际,模拟极端暴雨情况下引发的储罐泄漏燃爆、输油管道泄漏、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外溢等5起突发生态环境事件,设置10个现场处置场景、12个演练科目,通过实兵、实装、实景,测试极端情况下跨省(直辖市)应急应对能力。

  设定5起突发事件连发场景,川滇渝首次联手处置

  演练设置情境为:11月以来,金沙江上游普降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受暴雨次生灾害影响,突发多起生态环境事件,涉及川滇渝三省(直辖市)。

  11月9日9时,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化工厂在安边镇文富码头的粗苯储罐区因灾受损泄漏,引发燃爆,两名员工被困火场。演练现场,企业救援队开展自救,组织员工撤离。接报后,119、110、120迅速出发,叙州区应急、交通运输等成员单位赶赴现场开展救援。

  现场有大量浓烟向云南省水富市城区飘去,粗苯燃烧产生的气体有毒有害,金沙江有大量漂浮物,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威胁宜宾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宜宾市叙州区启动突发生态环境事件Ⅳ级响应。川滇两地密切配合,协同行动。被困人员被救出送医;设置围堰,将污染物拦截引流至应急池,减少入河量;布设一级围油栏,投放吸油毡;应急监测组进行江面采样。

  同时,水富市快速组织群众撤离,并对环境空气开展应急监测。

  事故不断。此时,上游横江小岸坝成品油输油管道受损,部分污染物进入金沙江一级支流横江,可能影响云南和下游宜宾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宜宾市预警升级,启动突发生态环境事件Ⅲ级应急响应。四川省生态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报后组织会商研判,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率队赶赴现场指导,并调乐山、自贡应急监测队伍支持,同时,启动跨界流域联防联控机制,通报云南省昭通市。

  专家提出,向家坝控制下泄流量;在下游普安水厂取水口设置环形围油栏,协调石油公司对小岸坝泄漏管道进行封堵,集中力量扑灭叙州化工厂火势。云南省协同四川省应急人员继续投放吸油毡吸附污染物,转运污染物……处置建议迅速被采纳。

  处置正在全力进行中,又有消息传来:受暴雨影响,宜宾市翠屏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管道破裂,宜宾三江新区杨湾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受损,部分渗滤液和污水外溢,可能进入岷江,流入四川省泸州市,甚至可能出川进入重庆市。

  必须守住出川最后一道关口。泸州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重庆应急队伍赶赴长江入渝断面开展预警监测,协同处置。各突发事故点全力开展处置,布设围油栏,投放吸油毡,设置收油坑,并用槽车安全转移危险废物……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川、滇界河横江云南境内石油类浓度持续下降至未检出;金沙江、岷江、长江沿线各监测点位石油类、苯、重金属均未检出,氨氮恢复至多年同期平均浓度;金沙江、长江沿线各自来水厂出厂水持续稳定达标;叙州化工厂事发点周边大气环境、辐射环境安全可控。经过25小时奋战,5起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应急响应终止。

  坚持极限思维,突出实战练兵,展示处置能力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银昌介绍,这场综合演练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组织开展极端情况下的环境应急处置,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在李银昌看来,此次演练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突出极端情况,针对性强。紧贴四川自然灾害点多面广、易发多发的实际,设置极端暴雨情况下引发的储罐泄漏燃爆、输油管道泄漏、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外溢等5起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创新叠加辐射环境应急应对,测试断水断电断通信等极端情况下政府、企业环境应急应对能力。

  二是突出多科目演练,实战性强。科学设置10个现场处置场景、12个演练科目,实兵、实装、实景,具有很强的实战性。

  三是突出跨省联动,协同性强。紧贴跨省环境污染事件应对处置实际,由川滇渝三省(直辖市)协同响应,四川省、市、县三级联动处置,生态环境、应急、公安、水利、海事、交通、卫健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1000余人参演,近3000余人通过视频观摩。

  “总体来讲,这次演练坚持极限思维、突出实战练兵、首次跨省联动,组织精细、安排周密、各方协作联动,充分展示了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和队伍建设成果,为极端情况下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提供了实践参考,达到了预期目的。”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人指出。

  四川省生态环境安全形势稳中向好,突发事件同比下降44%

  “这已是四川省连续开展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大型应急综合演练的第四个年头。”李银昌说,近年来,四川省生态环境系统认真贯彻四川省委、省政府和生态环境部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深化落实联防联控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突发生态环境事件数持续下降。“特别是今年,同比下降44%,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全省生态环境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为确保全省生态环境安全稳定,四川省积极开展“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组织专家开展工业园区、尾矿库及涉危涉重行业企业等重点领域环境隐患治理技术帮扶,开“药方”,除“病灶”,全省累计排查企业1.8万余家(次),整改问题2500余个。印发省级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开展13条重点河流环境风险评估,指导德阳、宜宾、雅安等16个市(州)开展重点河流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工作。全省统筹近3000万元,补齐基层应急物资、车辆及设备,着力提升全省环境应急保障能力。

  此外,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水利厅与周边7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跨省流域联动机制,完善省、市、县三级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强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全过程协调联动,推动形成风险防控、信息互通、协同处置、联合调查的全闭环防范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实战演练为契机,聚焦化工园区、饮用水水源地及涉危涉重、尾矿库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督促企业落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加快推进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编制工作,全面摸清流域环境风险底数,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