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绿色机器已在田间来回穿梭了好几番,所到之处,水稻秸秆均被“吸进肚子”,“吐出”一捆捆方形草垛。这是近日记者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郭塘村看到的一幕。
“这辆绿色机器就是村里新采购的‘秘密武器’——秸秆粉碎打捆机。”近日,在衢州市常山县郭塘村田地旁,村支委叶志新站在田地旁向记者介绍。
自使用秸秆粉碎打捆机来,田间的“清理”工作快速开展。叶志新告诉记者,短短几天,村内50多亩田地的秸秆已清理干净,而这些秸秆草垛都会集中运往位于县开发区的浙江三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有机肥、再生燃料转化等处理,实现“生态包袱”到“绿色财富”的蜕变。
记者随郭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荣前往浙江三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探究竟。据了解,目前,浙江三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处于试运行阶段,每日回收处理秸秆、油茶壳等“绿色废弃物”50吨。“预计今年12月正式投产,届时处理好的有机肥将再度还田,所生产的再生燃料生物颗粒也将销售给浙能生物质发电公司以及园区企业。”张荣说。
此外,常山县还发布了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合作社、公司等组织单位对各乡镇储存点归集秸秆开展利用的,都能获得100元/吨的补贴。下一步,常山县将完善各乡镇(街道)秸秆储存站点建设,打通秸秆综合利用通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