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隐形污染”出没!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张黎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6-27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会商结果,今年6月—9月,我国大部地区气温预计偏高,从气象条件上看,更容易形成臭氧污染。”6月25日,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在例行发布会上围绕公众关注的臭氧问题给出如上答案。

  发布会上,裴晓菲用“在天为佛,在地为魔”比喻臭氧的双面性——平流层臭氧是“地球卫士”,但地表臭氧由人类排放的NOx、VOCs在高温光照下生成,成为损害呼吸系统的“隐形杀手”。

  炎炎夏日,晴空万里,殊不知一种隐形污染就藏在其中。

  发布会上,裴晓菲介绍,从气象条件来看,光照充分、高温、低湿的气象条件有助于对流层臭氧的产生。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全国臭氧浓度为1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0.7%;全国臭氧超标天数共计2480天,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针对今年臭氧污染出现早、范围大、污染程度“北轻南重”的特点,生态环境部作出积极部署,将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和光化学监测网络建设,加强预测预报;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问题排查整治;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环境监管,严厉打击超标排放和弄虚作假问题,减少污染物排放,持续增强公众的蓝天幸福感。

  记者关注到,今夏以来,多地提前部署治理臭氧污染的创新性措施。

  在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鼓励企业使用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提高废气的集中收集率,鼓励具备条件的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全部建设负压厂房……今年,河北省聚焦石化、化工、制药、家具制造等重点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通过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无组织治理、末端治理,将推动全省2万多家涉挥发性有机物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在5月—9月臭氧高发时段,河北省加强工业源、生活源、移动源生产作业错时、错峰生产,对完成源头替代和使用高效治理设施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管控,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制定出台夏季错峰加油工作方案,积极引导公众夜间错峰加油。

  江苏省无锡市以“提前减、联动降、持续压、查高值、降高值”的方针,每日精准预测研判形势,科学部署应对措施,抓好大户减排,确保夏季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同比削减10%;同时,各相关部门协同指导物流企业优化运输路线,减少早晚高峰期间运输频次,做好重型载货车辆分流,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加强秸秆和房前屋后杂草垃圾禁烧,严防钾离子浓度突高、火点在全省冒泡。

  近日,通过卫星遥感,辽宁省大连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发现某化工园区出现VOCs异常高值区后,第一时间出动走航车赶往该区域,利用车载飞行时间质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设备,迅速检测到该园区内某树脂生产企业厂界的甲苯浓度异常,同步将信息推送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后,环境执法人员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融合卫星遥感、走航监测、智能预警等技术,大连市创新运用“走航监测精准溯源+化工园区风险预警”双轮驱动技术路径,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从“人防”到“技防”、从“粗放检查”到“精准溯源”的转变。

  “天不帮忙,人需更努力”,当前臭氧与PM2.5协同控制路径逐渐清晰,各地还需通过科技赋能和精准管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从“大水漫灌”到“靶向施治”,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良性循环,让隐形的污染“一去不返”。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