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推行排污总量“即申即享”机制

来源:中国环境调查网    作者:周明助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08    

  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宣城市生态环境局推行排污总量“即申即享”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今年1月—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建章立制,规范总量调剂。环境要素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前置条件,制约着项目的审批进度和项目落地时效。宣城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机制,根据实际制定《优化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审核程序及管理要求》,明确重大项目总量调剂标准,各县市区新增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原则,通过本地项目减排污染物进行替代;各地总量指标不能满足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和优质项目使用需求的,且确无减排潜力的区域,可由各地政府、市经开区管委会提出总量区域调剂申请,市局予以协调。对地方政府承诺兑现排污总量指标来源、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后,可利用“即申即享”政策实施项目环评承诺制审批。此机制将总量核定时限从环评审批前后移至项目投产前,极大地推进项目建设前期进度,缩减了项目前期工作时间,有力地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开工建设。

  及时调度,保障总量指标。宣城市生态环境局每月对各县市区环境要素进行调度,及时掌握各地的污染物总量使用情况。对污染物总量不足的区域,由各地政府、市经开区管委会向市生态环境局出具承诺和削减方案后,从该地区拟关停或工程治理的现有企业和设施可形成的削减量中予以预支,削减方案须在新建项目投运前落实到位。市生态环境局严格督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承诺要求落实减排,坚守环境质量底线,确保区域环境质量不降低。

  下沉帮扶,力促产业升级。宣城市生态环境局组建帮扶指导组,成立“下沉式”服务团队,全程帮办指导,将环境容量指标优先用于新兴产业等重点项目,推动资源要素向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力促产业转型升级。如宁国成功入选安徽省首批“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后,宣城市生态环境局响应“双碳”战略,抢抓机遇应用“即申即享”政策,对竹加工制造提升和竹产品项目环境要素予以重点保障,推动实现“竹产业振兴”。目前,宁国市拥有竹制品加工企业108家,其中,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亿元以上企业2家,竹业总产值达14亿元。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