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鄄城县检察院围绕“黄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基层行”活动多点发力,以公益诉讼检察之力守护黄河安澜。该院与相关职能部门构建涉黄河案件移送、办理机制,创新采用“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机制,不断完善检察建议与代表建议转化机制,建立“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办案制度。通过一系列专项监督行动,制定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规范开展增殖放流、补植复绿、耕地复种等工作,全力修复受损公益。依据“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鄄城县检察院成功办理相关案件8件,累计补植林木300株、放流鱼苗500斤、平整修复耕地30余亩、修复非法采砂坑1000余平方米。2起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为黄河生态保护筑牢了坚实的法治屏障。
2023年,黄河沿岸还存在部分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如今,漫步在黄河沿岸,看到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堤岸干净整洁,绿树成荫,一座座公园点缀其中,吸引着众多游人前来游玩。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一次“益心为公”志愿者的反馈。2023年1月,“益心为公”志愿者刘先生将一组照片发送给了鄄城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照片中,黄河大堤营防险工段的一处泄洪桥下散落着垃圾,周边环境遭受污染,行洪安全也受到威胁。检察官收到照片后,立刻与刘先生取得联系,并一同前往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经过向周边群众仔细询问,了解到过往行人随意丢弃垃圾现象普遍,且垃圾清理不及时,导致环境污染情况愈发严重。
该院检察官迅速对现场进行拍照取证,将情况如实向院领导汇报,并与相关行政机关取得联系,进一步向相关人员了解情况。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上,该院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尽快清理泄洪桥下堆积的垃圾,构建完善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加大日常巡查与监督管理力度,全力保障黄河沿岸环境始终保持整洁状态。
相关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行动,立即制定整改方案,第一时间安排施工人员、调配工程车辆赶赴现场。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堆积的垃圾被有序清运至垃圾处理站进行妥善处置。为防止周边群众再次随意丢弃垃圾,相关行政机关在泄洪桥两侧安装了两米高的防护网,从根源上杜绝垃圾倾倒问题。
随后,检察官特意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刘先生参与整改监督工作。一行人再次来到泄洪桥时,眼前的景象令人欣喜。刘先生看到焕然一新的泄洪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住夸赞道:“检察机关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协调相关行政机关各司其职,治理效果显著。”
为进一步加强黄河沿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鄄城县检察院将持续依托检察建议与代表建议转化机制,办案检察官主动与鄄城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沟通,共同探讨借助代表建议推动黄河沿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可行性、长效性,得到了该县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将相关主管部门代表提出的建议向县政府有关部门交办,有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