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发布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李明哲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6-06    

  6月5日,黑龙江省举行《2022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新闻发布会。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健介绍了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公报》显示,黑龙江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力有序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进展,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基础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好”、两个“稳定”。

  空气质量持续向好。2022年,黑龙江省深入推进散煤污染治理,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287台,重点地区完成散煤削减替代106.1万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入选全国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在一系列举措的“加持”下,全省优良天数比率为95.9%,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优。

  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2年,黑龙江省整治入河排污口12016个,推动9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肇新河、肇兰新河退出劣Ⅴ类,少陵河稳定消劣,蜚克图河、鹤立河水质改善为Ⅳ类。全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1.3%,与2021年相比,提高9.4个百分点。

  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2022年,黑龙江省从源头上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排查涉镉等重金属企业81家、涉重金属矿区60家,完成214个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双源”清单3969家,完成16条国控清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截至2022年底,全省开展的国家土壤环境风险监控点监测结果表明,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2022年,黑龙江省强化自然生态保护监管,制发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意见,推进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饶河县、丰林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汤原县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目前,全省已建成8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核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陈家厚介绍了今年1月至4月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其中,水环境质量方面,全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0.3%,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全省河流水质状况良好,湖库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方面,优良天数比例为86.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3天。土壤环境质量、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重点领域突出环境问题,组织动员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力量,深入实施督察整改任务攻坚、空气质量提升、国考断面水质消劣、土壤隐患排查、秸秆禁烧管控、重大项目服务、重点领域执法、强化工作落实等八个专项行动,突出抓好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陈家厚说。

  同时,全方位解决百姓身边烦心事。聚焦重污染天气、生活垃圾、噪声污染等群众急难愁盼环境民生问题,充分运用环保督察机制,现场驻办、全程盯办、机制督办,办好民生实事。

  以“零容忍”态度向污染宣战。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铁面无私、铁腕治理环境违法行为,开展涉水、大气、土壤等方面专项执法行动,持续打击危险废物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当好生态环境的“钢铁卫士”。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突出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县域经济,送政策上门,专题解读,现场帮扶,全程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制约建设项目环评编制的难题,国审项目跟踪盯办、省审项目快批快办、市审项目支撑助办,让企业在龙江投资兴业感到既安心又暖心。

  “我们将围绕绿色龙江建设,拿出真招实举,不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助力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陈家厚说。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