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江豚“回家”路

来源:自然生态环境网    作者:董亚楠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3-12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武汉市水务集团宗关水厂水质检验高级技师王琼提交了关于“将迁地保护江豚适时放归长江,促进野外种群快速恢复”的建议,希望实现江豚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的有机融合。

  去年全国两会,王琼建议在武汉建设“数字江豚”平台。为何持续关注长江江豚、如何推动种群恢复?王琼告诉记者,当上全国人大代表后,她的工作从原来的管理“一滴水”到关注“一池水”,再到看见一江水的转变。关注城市供水,她的守护从“点”到“线”,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强化全局谋划,她的着力点从把关水安全,到系统思考“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

  关注长江水生态变化,见证江豚种群数量增长

  有“微笑天使”之称的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长江仅存的淡水鲸豚类动物,也是长江生态环境健康的指示物种。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长江黄金水道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一度导致长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江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有研究认为,江豚保护已进入最后的“保种”阶段,如果不加以干预,它们将可能从长江消失。

  为留住“微笑天使”,我国逐步探索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三大保护策略。其中,选择一些生态环境与长江相似的水域建立迁地保护区,成为有效措施之一。我国现已建立5个江豚迁地保护区,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也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王琼从小在江边长大,对长江有着特殊感情。毕业后,她进入武汉市宗关水厂从事水质检验工作,一干就是29年。她是市民饮用水安全的“把关人”,也是长江保护与水生态变化的“见证者”。

  “据我观察,如今长江水域生态环境呈持续向好趋势。”王琼对比了近年来长江武汉江段的水质指标,数据显示,水质持续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体要求。

  水质在向好,江豚的种群数量也在逐渐恢复。2023年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首次实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止跌回升。

  “当看到江豚频繁出现在武汉江段时,作为一名水安全守护者,感到十分自豪。”王琼说:“这是大自然对长江水生态环境持续变好的生动印证。”

  2023年,王琼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责任在肩,她决定依托专业技能,借力水行业优势资源,在长江大保护、筑牢水安全防线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去年全国两会上,王琼建议“在武汉建设‘数字江豚’平台,让江豚成为长江大保护国家名片”,为濒危物种保护探索数字化路径,以数字科技助力长江大保护、打造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样本”,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并获得农业农村部大力支持。

  今年两会,她将目光再次对准了江豚。但这次侧重点有所不同,她聚焦迁地保护的江豚放归问题。

  将迁地保护江豚适时放归,促进野外种群恢复

  “江豚的野化放归,是目前江豚保护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如果江豚只是在保护区内生活,它捕食与躲避外围侵害的功能都会慢慢退化。”王琼表示,实施迁地保护江豚的野化放归工程,既有利于迁地保护种群的结构调整和发展,也有利于加快自然种群的恢复。

  那么,当前对江豚进行野化放归的时机是否成熟?

  以湖北省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老湾故道为例,这是我国首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经过多年努力,保护区内江豚种群数量在过去30年持续增长,2021年达到100多头,超过了当时估计的80头到90头的环境容量。”王琼告诉记者,在2021年和2022年,保护区持续向外迁出45头江豚个体,来支撑江豚自然种群、迁地种群和人工繁殖种群的发展。每一年保护区均可自然繁殖约10头小江豚,使种群持续稳定增长。

  无独有偶,王琼调研发现,第二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监利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自2015年建立后,也实现了区域内江豚持续自然繁殖,目前江豚种群数量超过35头,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目前,除湖北天鹅洲外,湖北何王庙、安徽西江与铜陵等地也形成了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群体,保护江豚种群数量超160头,每年出生15头左右的小江豚,基本实现了迁地保种目标,为江豚的种群保护系上了牢固的‘安全绳’。”王琼告诉记者,从迁地保护种群的发展来看,天鹅洲种群基数大,增长稳定,已实施较大规模的种群迁出,具备将迁地保护江豚放归的条件。其他迁地保护群体,也均处在较好的发展过程中,未来有很大潜力实现迁地保护江豚的野化放归。

  “更重要的是,这些迁地保护群体可以与天鹅洲群体开展江豚个体交换,进一步改善和丰富天鹅洲迁地保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从而通过针对性的野化放归改善整个野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而且,长江水质的改善,也为江豚的野化放归提供了基础。”王琼说。

  2023年4月,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4头江豚从天鹅洲故道迁出,其中两头江豚经野化训练后放归长江。“从持续近一年的跟踪监测来看,放归的江豚均处在安全状态,并已成功融入野外江豚群体。这证明,迁地保护江豚的实验性野化放归取得成功,为后续规模化和规范化野化放归打下坚实基础。”王琼说。

  增设训练基地、提高监测技术水平,促进野化放归持续全面发展

  水清岸绿、鱼跃豚欢……这样和谐的生态图景,如今在长江沿线随处可见。一江碧水,牵系着当地人的生活,也关乎鱼类、鸟类等动植物的繁衍生息。

  近年来,长江沿岸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推动环境治理。

  “无论是从长江水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迁地保护江豚群体的快速发展,还是从野化放归的训练经验来看,现在进行迁地保护江豚的野化放归都正当其时。”王琼表示,这项工程是贯彻“长江大保护”决策的必然要求,是提升 “长江大保护”效果的重要步骤,更是反映“长江大保护”成果的直接证据,已成为当前长江江豚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

  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迁地保护江豚的野化放归仍有一些难题待解。王琼介绍,比如,缺乏政策支撑、经费保障不足、野化训练及跟踪技术水平待提高等。

  据了解,江豚放归长江前,必须先进行野化训练。因为保护区生活没有外部侵害与捕食难题,所以需要训练江豚的捕食能力和躲避外部侵害的能力。

  “野化训练基地数量较少,也是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王琼认为,当前,仅在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老湾故道,初步建设了迁地保护江豚野化适应性训练基地。“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迁地保护的目标是服务于整个自然种群的恢复,尤其是结合遗传多样性改善的需求,在不同的区域实施野化放归。这就需要相应地在不同水域布局野化适应性训练基地,形成一个迁地保护与野化适应性训练基地的网络,促进野化放归工作可持续和全面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王琼提出3点建议。

  首先,编制和发布国家层面的《迁地保护长江江豚野化放归国家工程方案》。

  其次,增建训练基地。“如果后期江豚的野化放归上升为国家工程,批量的野化放归训练需要一定的场所。”王琼说。

  第三,加强对迁地保护江豚野化放归和相应监测技术的研究。为支撑后续规模化和规范化的野化放归,编制迁地保护江豚野化放归技术规范等。

  “希望尽快实施迁地保护长江江豚野化放归国家工程,以促进我国多年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作完成最后一环,实现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的有机融合。”王琼表示,后续将持续关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和岸线“四水一岸”保护修复工作,履职尽责,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