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近日举行《2022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新闻发布会。《公报》显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基础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好”、。
空气质量持续向好。2022年,黑龙江省深入推进散煤污染治理,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287台,重点地区完成散煤削减替代106.1万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入选全国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全省优良天数比率为95.9%,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优。
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2年,黑龙江省整治入河排污口12016个,推动9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肇新河、肇兰新河退出劣Ⅴ类,少陵河稳定消劣,蜚克图河、鹤立河水质改善为Ⅳ类。全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1.3%,与2021年相比,提高9.4个百分点。
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2022年,黑龙江省从源头上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排查涉镉等重金属企业81家、涉重金属矿区60家,完成214个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双源”清单3969家,完成16条国控清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2022年,黑龙江省强化自然生态保护监管,制发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意见,推进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目前,全省已建成8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两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