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治水办通报了2022 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乡镇(街道),桐乡市洲泉镇上榜,为桐乡唯一。
洲泉镇地处桐乡市西部,位于江南水网地带,河、港、漾、潭众多,水网密布,水系发达,素有“洲团千市集、水绕一线清”之美誉。
长山河从这里起航,含山塘贯穿全境南北,一横一纵两条“黄金水道”,带来了外面世界的讯息,也拉起了洲泉镇经济发展的“加速度”,在30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浙北工业重镇”。
“洲团千市集、水绕一钱清”,如何在打响“工业重镇”金名片的同时,持续奏响“水映洲泉”的华美乐章?治水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体现。
自2013年开展“五水共治”的号角吹响以来,洲泉镇久久为功,于2014年获评桐乡市唯一的“治水美镇·工业治污”浙江样本称号,2017年通过全域剿灭劣五类水验收,2020年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这些年,洲泉镇在每个节点都能交出一篇满意的“水文章”。
去年以来,洲泉镇以狠抓治水工程为核心,坚持依法治水、全民治水、长效治水,全面推动水环境高质量健康发展。
一张网,网起“五水共治”坚实基础。通过组建“五水共治办”,洲泉镇在桐乡率先构建“城市+农村”“岸上+河道”“道路+水路”“生活+生产”的“四位一体”治水格局,形成了一张覆盖全范围、全领域、全区域的治水大网。
一群人,筑牢泱泱秀水保护屏障。通过成立镇党委书记、镇长负责的专项督查组,人大主席牵头的“两代表一委员”定期督查组和洲泉治水办成员组成的常规督查组三支队伍,以及全面落实河长制,洲泉镇完成全镇230条河道河长全覆盖,实现了“治水”大事自上而下全民参与。一条“漾舟湘溪 水映洲泉”水上美丽乡村精品线,是洲泉镇在治水中的最好见证。

线路依托长虹大溪,串联起五个行政村,沿线打造十大特色节点和IP形象,构造出“一廊五村十映”的空间布局。
长虹大溪也叫含山塘,然而前几年,含山塘的水质却以Ⅳ类为主。究其原因,根在岸上。洲泉镇有着近8000亩的鱼虾水产养殖面积,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大规模水产养殖产生的废水和污染物也导致河水富营养化。整治“渔业养殖”,向绿色发展进军。于是,一场以“渔业转型促治水”的行动在洲泉镇迅速展开。镇里对水产养殖制定了一系列的污染处理要求、废水排放标准等,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引导退养整治工作。
退养的同时,全镇也紧抓水域治理,搭建转产转业平台,一个个养殖塘边建起了处理池,拆掉温室甲鱼大棚的土地陆续种上了蔬菜、苗木。其中,马鸣村根据自身发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在退养的水田里种上了荷花。马鸣村党委书记谈文洪清楚地记得,那年3月甲鱼塘退养后正好赶上荷花绽放期,令人眼前一亮。

如今,由退养甲鱼塘改建而成的百亩荷花塘已经成了马鸣村的标志景点,每年吸引近10万人打卡,养殖尾水也在净化处理过程中成为了带动乡村游的经济活水。
河道清淤、坡岸整治、护岸修筑、水闸建造……眼下,洲泉镇投资5023万元实施的含山塘综合整治项目的主体部分已经接近尾声。“现在,含山塘的水质常年稳定在Ⅲ类,有时甚至能达到Ⅱ类。”洲泉镇农经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的荣誉,新的起点。接下来,洲泉镇将继续高质量建设水乡情韵的美丽乡镇,高标准开展水系整治保护工程,高要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力争创成“污水零直排区”嘉兴市级标杆镇。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