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1+N”模式构建执法实战实训基地

来源:自然生态环境调查网    作者:杨涛利 陆广利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7-06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今年5月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通过“1+N”模式,构建集“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执法实训基地,将理论培训与现场实操实练相结合,使实训真正贴近执法岗位需求,提升培训实效。

  何为“1+N”模式?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N”模式,“1”为一所高校作为执法实训主阵地,开展教学、研究、考核等实战实训的基础性工作;“N”为多家企业、事业及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现场实操、情景模拟等实战实训强化工作。

  “不久前,我们在新疆农业大学率先建立自治区生态环境执法实战实训基地,将其作为‘主阵地’,这几日又相继在乌鲁木齐区域的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红雁池分公司、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乌鲁木齐河东威利雅水务有限公司建立了3个实战实训基地,目前‘1+N’模式下的实训基地格局雏形已初显。”这位负责人说。

  据了解,本次与新疆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的实战实训基地,将生态环境执法理论学习、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相关培训及列队训练等列入实训内容,把教学搬到一线、把现场作为课堂,实现了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而设在企业的实战实训基地更注重现场实操。在红雁池分公司的实训基地,针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专业化要求高、违法行为隐蔽等特点,执法人员在烟气在线监测(CEMS)室,现场模拟“涉及违法行为环节”。技术专家“以案教学”,结合烟气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运行、设备参数设置、数据采集等技术规范要求,讲解在线监控设施常见的弄虚作假方式、执法难点要点,让环境违法行为无处遁形,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执法非现场监管执法效能。

  “实战实训基地的成立,是加快建设协同高效的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体系的有益探索,对于锻造生态环境执法铁军,提升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不断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强与地州执法工作联动,强化统一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在生态环境执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健全完善“1+N”模式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培养学习型、知识型、专家型的复合型执法人才。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