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桐庐分局积极探索排污许可证内审机制,实现排污许可审核多科室联动,形成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工作合力。

构建排污许可联审机制
排污许可证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涉及许可、监测、水、气、总量等多个业务,桐庐分局积极探索排污许可质量控制长效工作机制,制定《桐庐县排污许可审核内控机制》,扎实推进“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实施,构建联动工作机制,将许可、污防、土固、执法等科室协同联动,许可科牵头受理核发,土固科负责审查申请材料是否符合固废技术规范,执法队负责审查污染防治措施、生产设施及工艺、排污节点、污染物及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要求等,污染防治科负责审查年许可排放量、标准、自行监测等,确保全过程可控,大大提升了排污许可核发质量。
妙用“排污许可E证通”数字化场景
在实际排污许可内审环节中,审核环节涉及各业务科室,时常发生企业重复填报的情况。桐庐分局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通过“e证通”场景,植入内审流程,规定审核时限,设置审核快到期提醒,通过一键上传企业申报材料、一键汇总科室审核问题、一键输出精准告知企业等,解决内部科室多头审、系统多次退、企业多次改的问题,实现企业申领排污许可证“最多改一次”的目标,减少企业许可证办理业务花费的时间、经济成本,提高排污许可核发的便捷性、高效性。2023年,已有110余家企业实现线上内审、问题直达服务,为企业核发排污许可证提速40%。

强化现场联动高效助企服务
桐庐分局将排污许可现场核查和执行报告审核与执法队日常服务相结合,由执法队、许可、土固、污防等相关业务科室组成帮扶小组,定期开展排污许可证专项帮扶指导行动,对企业开展“问诊式”指导帮扶和清单式现场核查,现场“面对面”指导企业对填报内容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提高排污许可证的规范性、真实性和可用性;另一方面,将执行报告填报时间和填报要求纳入“排污许可e证通”,系统提前预判,精准定期提醒企业开展填报,给企业预留足够填报时间和修改时间,并实时提醒管理部门“双百”任务进度,提高各环节效能,帮助企业避免违法行为发生,保障了企业利益,进一步优化县域营商环境。
通过排污许可证联审机制和数字化场景,大大提高了排污许可核发效率和质量。下一步,桐庐分局将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和填报内容,推动场景迭代升级,进一步优化排污许可证核发全生命周期质量长效工作机制,跑出排污许可“加速度”。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