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护母亲河”暨钱塘江流域共治、增殖放流活动在钱塘江领潮驿站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齐聚钱塘江放生可爱的鱼儿,共同守护美丽的母亲河。

活动现场,10万余条白鲢、花鲢等活蹦乱跳的鱼儿带上“使命”争先恐后跃入江中,随着水流游向各方。此次增殖放流包含白鲢、花鲢等鱼种,以水养鱼、以鱼净水,加强水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

活动现场,上城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西湖风景名胜区、钱塘区签订流域共治协议,与会各城区表示将统筹推进钱塘江流域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的系统治理,通过上下游、左右岸机制联动、资源共享,促进水岸共治与水质提升,实现联保联防,以良好水生态环境支撑区域合作高质量发展,共同守护钱塘江上城段水环境。
活动现场还宣读了“‘取于江还于江’保护生物多样性”倡议书,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行动倡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已经坚持了三十多年,每年的冬季是放流最好的季节,气温低、鱼鳞紧、鱼苗疾病少,鱼在水中成活率也更高。
据统计,上城区已累计向钱塘江水域放流鲢鱼、鳙鱼、鲂鱼、青鱼等各类鱼种资源266万尾。同时,上城区还通过一系列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渔业资源养护氛围。

现场还通过展板和实物展示,向沿江居民介绍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和钱塘江水生动物的种类、分布等情况。目前,列入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共有294种和8类水生野生动物,包括大家熟悉的长江江豚、中华鲟、鼋、娃娃鱼等。

“通过现场观看,我知道了哪些水生野生动物是不能买卖、不能食用的,也知道了如何科学保护生物多样性。今后要做到不侵害野生保护动物,看到人家非法买卖,我打电话举报。”杨公社区居民告诉记者。
下一步,上城区将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科学治理,做好一级、二级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规范利用,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和渔业捕捞,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严格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杀害、交易、利用水生野生保护动物行为;广泛宣传,营造全社会保护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