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滴水”到“一片绿” 余杭黄湖首发全村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来源:潮新闻    作者:王柯宇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6-24    

  6月24日,在“两山”理念二十载·共富共美项目发布暨“西湖智库”生态文明实践站三年行动启动现场,黄湖镇全村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暨善水基金2.0发布。

  作为杭州市余杭区“两山”理念的创新实践标杆,2015年,黄湖镇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万向信托、大自然保护协会等社会力量,发起全国首个水基金信托“善水基金”,启动青山村龙坞水库乡村小水源地保护项目,推动乡村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

  在生态向好的同时,黄湖镇联合在地机构创新建立全国首个全村域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青山村“受益者付费”机制。在此机制下,黄湖镇相继引进青山自然学校、融设计图书馆等40余家生态产业、120余位国内外青年人才,年访客数增长至近10万人次。

  其中,青山村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多年保持60%以上持续增长,还通过“受益者付费”机制累计反哺社会生态保护资金超百万元,已基本形成绿水青山孕育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带动强村富民、强村富民反哺绿水青山的村内生态保护补偿正向闭环。

  同时,这套创新机制也正作为典型案例向外推广。据悉,“受益者付费”机制在国家发改委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举办的生态补偿机制现场会上被评为全国四个典型案例之一;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生态补偿典型案例;被水利部收录为“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路径”典型案例;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如今,黄湖镇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正从点向面扩展,善水基金从1.0向2.0迭代。现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万向信托和黄湖镇分别介绍了过去10年的实践经验,也展望了未来发展。

  “在‘两山’理念二十载的时刻,看到青山村已经成为了未来乡村的样板,即将踏上再出发的新征程,我感到格外激动和高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说,这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也是乡村创新的实践,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基层的生动体现。

  万向信托副总裁王波介绍,升级后的善水基金2.0模式,一是财产类型更丰富,林地、农田、水域、公益资金,将充实信托财产的来源;二是委托人队伍更壮大,本地政府、村集体经济、国有企业以及更多热爱家乡的村民都将成为委托人;三是保护区域更广,从黄湖镇未来乡村示范区出发,辐射周边区域。

  在青山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又如何从点向面扩展?

  “我们将积极探索构建覆盖全村域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黄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林伟表示,接下来,将重点推进保护空间扩容,保护内容从单一水源保护转向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全村域系统性统筹布局;资金机制多元,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多元共建”复合型可持续生态投资机制;治理体系协同,在政府引领下,将社会公益组织、绿色金融机构、村集体经济组织、高校、国企、科研机构、在地企业等纳入基层生态治理体系,创新破解生态保护多利益主体复杂互动的难题。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