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保护监管机制,张掖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长治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中国环境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0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76.4%的面积在张掖境内,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段占公园总面积的27.3%,张掖是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主战场。

  据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评估报告显示,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区域较2017年增加37.5%,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植被生产力分别增长10.9%、7.8%、14.8%,不同种群野生动物数量提高20%左右。

  全面改善提升保护区生态质量

  聚焦省委生态文明建设“七战”部署和赋予张掖“一屏三地”功能定位,突出祁连山、黑河及北部防沙治沙带“三大重点”,制定生态保护建设“两个决定”,坚决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突出“矿”“电”“人”“火”四个关键,巩固提升保护修复成果。

  盯住“矿”,深化历史遗留无主矿区环境恢复治理,两年投资9.3亿元实施生态修复治理项目38个,综合治理祁连山及沿山浅山区林草面积467.7万亩,影响祁连山生态环境的显性问题全面消除。

  守住“电”,加强32座水电站生态流量在线监测和预警管理,去年甘州区、肃南县在线监控正常运行时间占比排名全省第1、第2位。

  看住“人”,搬出并妥善安置保护区核心区全部149户农牧民和占缓冲区三分之一的146户农牧民,划定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2634万亩,连续10年实现草畜动态平衡。

  防住“火”,在各进山路口设置50个智能卡口加强防火安全等检查,维修保护区防火道路18.5公里,常态化开展防灭火演练,近3年未发生火灾。

  完善保护监管长效机制

  深化“全链条”监管模式,加快形成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强化祁连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编制保护规划(2025-2035),配合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启动涵盖23个乡镇的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建设,建成全省首个国家公园主题自然博物馆。

  提升监管能力水平,拓展“一库一图十二网九平台”智慧张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生态环境“全区域、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监管,近两年核查整改遥感监测问题120个。

  推动设立祁连山林区法院、林区检察院,创新实施祁连生态警务,强化联动执法,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实现动态清零。

  加强区域联合监管,与省祁连山管护中心建立联动预防、联合巡护、协同执法等工作机制,与中农发山丹马场联合开展减畜督查和禁牧巡查,与青海海北州加强跨区域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形成相互协作、合作共管的生态环境监管模式。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