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电动公交车一年能减排多少二氧化碳?人们按低碳方式生活工作,能减排多少二氧化碳?
经测算,素有“油城”之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2023年至2024年,224辆新能源公交车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278.11吨,平均每辆公交车每年减排约40.8吨;全市20万名市民生成“碳账户”,通过累计碳积分实现减碳,共减碳约520吨。
2023年1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克拉玛依市入选全国首批25个碳达峰试点城市。
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储备、石油生产、石化产业基地,克拉玛依市全力推进节能降碳各项工作,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提供了“克拉玛依方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政策引领,绘就节能降碳蓝图
6月23日,克拉玛依双碳服务中心揭牌成立。中心在上海市对口支援克拉玛依市前方指挥部的积极协调下,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与克拉玛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设立,是沪克两地在节能降碳领域的重要合作成果。中心将为企业提供碳资产管理、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节能降碳技术培训等服务。
克拉玛依双碳服务中心的成立,是克拉玛依推进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的系列举措之一。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克拉玛依市先后印发《克拉玛依市节约能源“十四五”规划》《克拉玛依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将能耗“双控”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节能降碳工作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同时,围绕碳达峰目标,印发《克拉玛依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起完善的政策体系。
目前,新能源项目正在加速崛起。克拉玛依市积极响应国家能源转型号召,大力布局新能源项目。目前,全市已布局24个新能源项目,总装机达1038万千瓦。截至2024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57.1%,重点用能单位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占比22.2%。随着750千伏输变电项目等工程的推进,克拉玛依市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电力结构正加速转变,一幅清洁、高效的能源产业建设与应用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克拉玛依市积极开展电网侧及用户侧储能示范。2025年计划建设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建成后将有效平抑负荷波动,提升电网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稳定性。此外,克拉玛依市还注重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引导重点用能单位完成可再生能源消费目标任务。这些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克拉玛依市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全领域节能,多维度提升能效水平
克拉玛依市是一座资源型工业城市,结合节能降碳与产业升级要求,克拉玛依市把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列为碳达峰工作主战场。
在工业领域,克拉玛依市通过系统性技改实现能效跃升。其中,华电克拉玛依发电有限公司2024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减少15.46万吨,降幅4.2%,在全国火电机组能效对标中获评4A机组;克拉玛依市富城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生产工艺优化,将单位能耗持续稳定控制在0.23吨标煤/万立方米以下,持续刷新行业标杆。
在建筑领域,克拉玛依市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标准,建设高新区孵化基地零碳建筑示范项目,“光伏发电与空气源热泵协同供能”技术落地应用,显著提升建筑能源效率。
在交通领域,克拉玛依市交通绿色化进程加速推进,199辆纯电动公交车穿梭街头,20辆氢能公交车逐步投运,白碱滩区“油、气、氢”综合能源站正加紧建设,全疆首座“全液冷超充”示范站实现10分钟400公里快速补能,推动绿色出行(公共交通、步行、骑行等)占比提升至68%。
作为碳达峰试点城市,克拉玛依市在“双碳”工作中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行动力。如今,克拉玛依这座因油而生的传统工业城市将碳约束转化为创新动力,正以惊人的转型速度,重新定义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可能。
产业升级,传统行业逐步绿色转型
依托石油化工产业根基,克拉玛依市正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以项目攻坚为主攻方向,全维度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价值链、智能新业态、绿色生态圈跃升。通过构建“政策引导+技术赋能”双轮驱动机制,这座传统能源城市正加速向现代绿色产业集群蜕变——依托自治区“一事一议”人才新政引进王铁冠院士团队、田志坚研究员团队,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劣质重油提质增效等关键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公司投资建设的光伏熔盐储能示范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增绿电消纳2.81亿千瓦时、二氧化碳年减排11.16万吨的双重效益;全市各石化企业通过实施燃气轮机节能改造、炼化能效提升等8大专项工程,石油化工行业能效水平显著提升,典型企业电气化率较改造前提升11.2个百分点。
在这场产业革命中,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如今,技术创新已成为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据悉,克拉玛依市加大投入力度,安排1049万元财政资金支持25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项目。其中,协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组建高能级研发平台,在CCUS领域获批“新疆二氧化碳高效利用与封存重点实验室”;新疆敦华绿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盐水层溶解埋存二氧化碳技术的研究》项目,为地质封存二氧化碳的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奠定了基础;克拉玛依智源博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面向油类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协同净化技术开发研究》项目,为快速解决油类有机物污染问题提供了技术保障,降低了企业环保成本。
此外,在克拉玛依市科技局支持下,新疆科力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新疆油田采油集输过程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获自治区重点研发任务立项,克拉玛依市给予了配套研发资金支持。
理念先行,筑牢节能降碳思想根基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以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生态日为契机,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节能降碳理念。
在“新时代油城干部大讲堂”上,专家深度解读“碳排放管理体系构建与低碳发展路径”,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双碳”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实施路径。多项活动如春风化雨,让“双碳”理念走进千家万户,在油城大地掀起绿色热潮。
公共机构是节能降碳的关键领域。2024年,克拉玛依市印发《2024年克拉玛依市公共机构推进“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为推进公共机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
克拉玛依市各级公共机构紧扣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积极开展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系统等节能改造,推广智能灯具应用,在医院和学校餐厅实施“全电厨房”改造,推广应用分布式光伏供电等,节能降碳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24年,克拉玛依市共有公共机构415家,人均综合用能683.54千克标准煤,同比2023年下降1.2%;单位建筑面积能耗32.9千克标准煤,同比下降1.14%;人均用水量24.01立方米,同比下降1.25%,圆满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通过政策引领、能源转型、全领域节能、产业升级、理念先行以及区域协同等多方面的努力,克拉玛依市正逐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