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翠区:以水为媒 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来源:闪电新闻    作者:肖梦凡 赛圆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11    

  威海市环翠区以水为媒,积极探索全域水生态治理和生态富民新路径,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

  每到周末,威海羊亭河公园就变身成了欢乐的海洋:休闲漫步、露营烧烤、户外玩耍、灯光秀演,不同年龄段的游人都能在这里度过欢乐时光。

  “我们累计投入4亿元,打造了这处占地100万平方米的羊亭河公园,通过赏花踏青、草坪露营、群众晚会、灯光秀等特色活动,构建起‘白天赏景、夜间沉浸’的全时段文旅消费场景,单日最高客流量达到了3万人次左右。”威海羊亭河公园办公室主任马鹏燕说道。

  羊亭河公园的涟漪,扩散出流域发展的“同心圆”。离公园不远的小城庄水库,率先接住了这波“生态红利”,一个集垂钓、团建、研学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在此落户,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体验“山水间的慢生活”。

  威海市民高女士就经常和朋友来这里玩。“有山有水,风景特别好,整个人都特别放松。而且度假区的游乐项目也非常多,我们体验过卡丁车、水上高尔夫还有钓鱼,都挺好玩的。”高女士告诉记者。

  沿着羊亭河逆流而上,深藏山间的贝草夼村同样经历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精彩蝶变。通过土地流转,让荒坡变景区、农房变民宿,杏花节的粉白花海与樱桃节的火红果实,成为吸引游客的“生态名片”。

  威海贝草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旅游部经理周美燕表示:“以羊亭河为核心,涉及生态文化、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模式,带动了民宿、餐饮等娱乐的产业项目,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真正让老百姓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致富路。”

  2024年,羊亭河沿线游客接待量突破100万人次,带动经济效益200余万元。如今,这条生态廊道也正成为串联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金丝带。

  “我们借助效益河湖建设契机,聚焦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招引总投资额超60亿元的过亿元产业项目23个,让‘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威海市环翠区羊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谢林君表示。

  近年来,威海市环翠区统筹推进河湖管理制度机制、管护措施、效益转化一体化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运营,形成“政府治水—生态聚人—产业富民”的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该模式被水利部作为典型经验全国推广。

  威海市环翠区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中心主任阮宝勇表示:“我们将坚持以水为媒、以水为脉,积极探索全域水生态治理和生态富民新路径,实践形成规管治统筹、水岸滩协同、产城景融合一体化治理发展新模式,实现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水动力’、增添‘水动能’。”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