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坚持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并重,探索出一条“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百姓增收”的生态循环发展之路。
雨后的沙德格苏木天然草场上,天空湛蓝。微风拂过,草叶轻轻摇曳,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这片热土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下,又成为了永远的诗和远方。
“禁牧这些年生态恢复越来越好,政府每亩地还给我们补助,这也就额外增加了一部分收入。”呼和温都尔嘎查党支部书记赵彬彬难掩喜悦之情。草原的绿色,不仅美化了环境,更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雨水充沛,长势旺盛,为我们下一步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基础。”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宣传委员郝文奎说。
在助力草原重披绿装的过程中,乌拉特前旗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方面,通过“做减法”强化放牧监管,将“草”“畜”指标作为草畜平衡的关键考核依据,明确资源利用的上限和草原承载的底线,并建立完善的生态管护制度。另一方面,通过“做加法”强化舍饲养殖,鼓励牧民转变思想观念,依托“牧户+合作社”的“户繁场育”模式,积极推广经济效益高、市场认可度广的养殖产品,并强化品牌打造,进一步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让牧民在禁牧的同时,收入也能稳步增长。
如今,乌拉特前旗还在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上持续用力,积极落实草畜平衡相关政策,抓好畜牧业稳产保供和人工饲草基地建设,力争让草原生态优美、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努力让农牧民与草原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在乌拉特前旗大地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