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宣传我国在麋鹿保护的突出贡献,引导更多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文物局共同推出的“麋鹿回家40年系列活动”,于7月30日在北京广播电视台演播楼启动。

系列活动内容丰富,8月,北京麋鹿苑将举办“生日快乐”——麋鹿回家40年活动,通过生日献礼、志愿宣讲等活动,为麋鹿过一个别开生面的“生日派对”;“赏国宝麋鹿,游皇家猎苑”夏秋科普游活动,邀请公众走进南海子麋鹿苑“赏麋鹿、看展览、逛市集、亲小鹿”等活动,让观众感受昔日皇家猎苑的生态魅力。
10月,麋鹿中心将组织召开“麋鹿回归40载,万鹿奔腾的生态奇迹”——首届麋鹿与生态保护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科研、科普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麋鹿保护、鹿与生态、科普教育等深入探讨,进一步推进麋鹿保护工作。
此外,观众还将看到视频《麋鹿的40个小故事》,以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北科时间》等节目,进一步了解麋鹿保护事业的发展。

麋鹿志愿者、摄影师潘清泉分享生态摄影故事,用一组组照片记录了麋鹿种群的恢复历程,见证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辉煌成就。
自1985年麋鹿重新引进,我国开展麋鹿保护工作40年来,麋鹿种群数量从建群时的77只大幅增长到1.4万余只。系列活动将向公众介绍麋鹿保护工作所取得的进展,传播麋鹿保护的知识,引导大众关注并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当中。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主任白加德介绍说,麋鹿回归之后,我国设定了种群恢复、迁地建群、野化放归三步走的计划。麋鹿从建群时的77只达到了1.4万余只,野化种群数量5000只,生活在我国26个省市和自治区的94个保护场所,已全面覆盖其原有的古分布地。

麋鹿标准画像。
仪式现场还正式发布了“麋鹿标准画像”,同步上线“麋鹿图库”,为公众提供权威视觉素材。同时,宣布启动“美哉麋鹿,壮哉生态”——麋鹿回归中国40年摄影短视频大赛。大赛将面向全球摄影摄像爱好者,征集以麋鹿生物多样性为主题,通过镜头记录珍稀物种保护、生态系统修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