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2日,山东省菏泽市,气温骤降,大雪纷纷扬扬。对于来自浙江省最南端的人来说,无疑是赏雪的最佳时机,毕竟在我们生活、工作的地方几年也没下过一次雪。我们却无心赏雪,只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查漏补缺”。一大早,我们就冒雪前往菏泽市牡丹区,对该区域的碳素、玻璃制品等8家企业开展现场监督帮扶。
“在线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在线设备运行维护不规范;物料堆场未落实扬尘治理措施;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未落实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期间减排措施……”寒风暴雪中,我们一起克服严寒带来的不适,一步一个脚印走访了每家企业,认真细致地检查,一项项记录、拍照、录像,丝毫不松懈。这是发生在2022年第二轮次大气监督帮扶中的一幕。
根据生态环境部2022年大气监督帮扶工作有关安排,浙江省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抽调8名工作人员与南京生态环境研究所两名工作人员成立专业7组,在组长叶道敏的组织带领下,于2022年1月16日—1月26日对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开展大气监督帮扶工作。
温州距离济宁有1000多公里,此次帮扶可谓是千里奔波了。1月16日早上,我们相约出发,把车厢当成学习场所,下载好强化监督帮扶APP,全面了解其功能组成和运用模式,并对其中党建序列有关资料进行学习,既驱散旅途的无聊和困顿,又提前学习操作,接受理论培训,为本轮次强化监督帮扶工作打好基础。
1月17日早上参加线上培训后,我们组随即召开会议,结合本轮次大气监督帮扶工作要求,梳理出“四担当”工作法。一是强化领导担当,用“督查+党建”这一主线贯穿整个帮扶活动,用党建工作引领帮扶活动;二是注重专业担当,对人员专业领域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充分发挥各自专长;三是依托技术担当,落实专人熟练操作无人机、红外摄像机和便携式检测仪等装备,精准查找问题,为本次监督帮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四是明确执法担当,发挥执法精兵主动发现问题能力,快速锁定现场可能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
为提升监督帮扶工作成效,我们携带了共计9台无人机、红外摄像机和便携式检测仪等现代化装备。在实际帮扶过程中,采用“天上看、地上找、现场查”立体检查模式,用科技助力监督帮扶,全力筛查涉气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发现问题的精准性。同时,落实专人着重检查企业在线监控平台运行情况,通过调阅监控平台相关数据、设置参数和折算算法,精准查找企业在线监控平台存在问题,为问题企业提供了一对一精准帮扶指导。
帮扶期间,济宁菏泽组共现场检查16个县、市、区,录入监督定点帮扶APP问题点位(企业)共计120个,其中督查模块39个、重污染天气应急模块70个、锅炉综合整治模块10个、VOC专项模块1个。发现问题122个,上报典型案例3起。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