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刑衔接”工作提质增效 多部门合力查办大案要案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陈克瑶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7-12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云南省2023年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联席会上获悉,近年来,云南省生态环境“行刑衔接”工作成效明显,成绩显著。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陈玉松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全省“行刑衔接”工作,2022年8月,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了《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重新修订印发了《环境联动执法联勤制度》,目前,全省已基本建立“两法衔接”领导机构、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机制、案件移送机制、办案协作机制、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情报信息交换机制、培训与通报表扬机制等。

  近年来,云南省各地各相关部门通过大案要案的查办,进一步强化行刑衔接工作,取得了打击一批、震慑一批的良好效果。2021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公安厅等部门多次召开联动执法工作协调会,重点研究生态环境执法行刑衔接制度建设、涉嫌犯罪案件移交等问题。在联合打击违法经营危险废物、在线监测数据造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多次召开案件分析会,全面部署推进专项工作、适时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并赴昭通、昆明、玉溪、开远等地督促指导、查处“9.18”非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案,“11.03”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案,“3.25”污染环境案,“11.16”“3.23”篡改在线监测数据案等涉及环境违法犯罪案件。

  2022年,全省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2292件,罚款29174.94万元。其中,“11.03”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案,云南省相关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共同解决案件管辖、调查取证、污染物及生态损害鉴定等问题。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坚持“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确保案件打深、打透、打彻底。检察院成立工作专班全面审查,公益诉讼部门同步介入,实现惩治犯罪与修复生态相统一,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法治效果。

  此外,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针对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联合办案的工作重点,密切联系、通力合作,结合实际,联合制定下发相应《工作方案》。同时,高标准、严要求,全面开展线索摸排,并通过“12369”“12309”“110”“微信平台”等工作热线及信访投诉举报平台及时发现环境违法犯罪线索。

  据统计,2021年,云南查处“9.18”非法转移倾倒危废案、“11.03”非法倾倒危废案等环境违法案件183件,违法犯罪案件16起,抓捕嫌疑人14人;2022年,查处“3.25”污染环境案、“11.16”篡改在线监测数据案等环境违法案件53件,违法犯罪案件9起,抓捕嫌疑人65人。案件的办理,严厉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遏制了此类案件多发势头。

  通过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四部门同系同向发力、上下联动,云南省“行刑衔接”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难点堵点,加之环境污染入罪“门槛”降低,“行刑衔接”问题更加凸显。

  下一步,云南省将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行刑衔接工作的配合;加强互通交流,全面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强化联勤联动,联合发布典型案例等,进一步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