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8个案例聚焦整治“乱检查”“乱罚款”问题,集中展现各地在专项行动中通过强化个案监督、完善制度机制、深化数字赋能等举措取得的积极成效,切实提升了行政检查的精准性与实效性,有效遏制了执法扰企现象,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执法的温度与法治的诚意。
其中,湖北某市监督指导市生态环境局开展涉企检查频次过高问题自查整改的案例入选,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根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2025年3月,湖北某市生态环境局在自查中发现,2023年至2024年期间,对该市某化工企业实施行政检查多达75次,存在检查频次过高、重复检查等问题。发现问题后,市生态环境局主动作为,立即开展整改,并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向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通报。
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迅速介入,指导市生态环境局制定整改措施,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同时,监督局与生态环境局联合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汇报情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此案为契机,部署在全市范围内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推动各行政执法部门系统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
在党委、政府统筹推动下,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牵头推进制度建设,推动建立全市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制度,整合检查内容,严格落实检查计划备案管理。同时,指导各执法部门整合相近检查事项,大力推行“综合查一次”工作机制,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切实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该市涉企行政检查次数较2024年同期下降50%,而问题发现率同比提升21.4%。“一降一升”充分体现了执法效能的提升,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显著增强了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本案的典型意义在于:通过“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制度完善”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从个案整改到全域治理的跃升。市生态环境局主动自查、及时纠偏,体现了执法部门的责任担当;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以点带面,推动建章立制,实现了“整改一案、规范一地”的治理效果。
该案例为各地整治执法乱象、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司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与警示教育作用,推动各地加大对违法执法行为的追责问责力度,将专项行动的整治成效切实转化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