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第三督察局联合张掖市生态环境局、张掖市湿地局组成工作组,对2022年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报告中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存在耕地、公路、房屋、果园等地类的问题开展现场核查。
审计指出,将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叠加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2020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并结合2022年6至7月卫星影像比对分析发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存在耕地、公路、房屋、果园等地类共7773亩。
据了解,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申报初期,受当时政策把握、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存在一些划界范围及功能区划不合理、不科学的客观问题。加之保护区依托黑河建立,与群众生产生活空间交错分布,保护区内划入了大量耕地、村庄、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甚至城市建成区,绝大部分系保护区内原住居民原有的生产生活设施,系历史遗留问题。
工作组实地察看了高台县罗城镇、临泽县沙河林场、甘州区红沙窝林场等地,听取了当地相关单位负责人对问题整改情况的介绍,并查阅了整改资料,就存在的反馈问题与相关单位进行了核实。截至目前,张掖市已编制完成《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化调整预案》并上报,由省政府将整合优化成果上报自然资源部待批。
工作组指出,张掖市湿地局须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统一安排部署,积极沟通衔接,持续跟进掌握黑河湿地保护区优化调整工作,尽快推进解决审计反馈问题。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