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天眼”威力初显 贵州构建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

来源:自然生态环境调查网    作者:陈梦竹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7-10    

  干扰自动监测设施、在线监控弄虚作假、超标排放污染物……今年6月,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2023年第二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全部属于自动监控领域。

  近年来,依托贵州省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生态环境部门实现了对全省重点排污单位“全天候”实时监管,不仅执法效率得到提高,企业排污行为也变得更规范,环保“天眼”初显威力。

  千只“天眼”实现“全覆盖”监控

  污染源自动监控是监管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手段。过去,由于自动监测设备由排污单位自建、自管、自运维,加上自动监测设备技术复杂,数据可弄虚作假环节多、操作简便,导致自动监测数据不全、不真、不准,自动监控设备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惩处。

  为切实解决痛点,2021年,由贵州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平台、智能监控仪、视频摄像头、门禁系统等组成的贵州省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建成。监管模式由传统的现场检查升级为集样品采集、自动监测数据分析过程、自动监测设备参数、自动监测站房人员进出及站房内人员活动情况为一体的远程智慧化监管。

  “智能监控仪可对监测数据、参数设置、运行状态等进行采集、分析、集成,并直接上传至贵州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平台,有效防止了篡改参数、虚报维护等作假手段。”贵州省环境监控中心环境监察科副科长童星然介绍,由于监控仪、视频监控、门禁和有线传输网络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安装、管理、维护,排污单位也无法在监控仪等监控设备上做手脚。

  2018年以来,贵州省累计安装联网自动监测设备的排污单位为1561家,共2262个站点及8722台(套)自动监测设备,实现了重点监管的排污单位自动监控设施全覆盖,构建起自动监控监管的防线体系。

  一个“大脑”实现“全天候”监管

  发现难、取证难、执法难,曾是污染源自动监控领域监管面临的最大难题。通过贵州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平台汇聚大数据,开展异常数据分析、报警、通报,实现了全天候“云巡查”,有效扫除了执法监管死角,大大提高了执法监管效能。

  AI查在前,数据跑在前。智能监控仪上传数据至监管平台,平台一旦发现数据异常,会发出报警或预警信息,并通过改变颜色提示数据变化,判断是否有人恶意破坏、篡改数据。

  同时,结合智慧门禁和监控摄像头,当违法行为发生时,形成由异常数据、监测仪器参数、运行状态、人员进出情况、人员操作视频等信息组成的完整证据链并实时报警。

  “根据管理使用需求,我们研发了手机APP,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排污单位可通过电脑和手机进行实时监管和查询使用数据。”贵州省环境监控中心主任洪涛介绍。

  一旦出现超标异常数据,属地执法人员就会通过手机短信和手机APP收到平台的超标报警信息,并在24小时内开展现场核查工作,72小时内将核实情况反馈至系统,案件处理完毕7日内报备处理结果。形成平台统一指挥,市县精准核查,省级督查稽查的“互联网+统一指挥+综合执法”的监管模式。

  一套制度促进“全过程”法治化

  为确保污染源自动监控智慧监管体系建设成果长效稳固,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标准制定。

  《贵州省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联网技术要求》《贵州省重点监管排污单位监控设备管理办法》《贵州省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管理办法(试行)》《贵州省污染源监控数据应用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和标准相继制定实施,规范了生态环境部门监控设备和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设备的安装、运行、管理及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电子证据的应用,同时,建立自动监控运维管理机制,强化线索核实机制,实现设备安装标准化、设备运维规范化、数据应用法治化。

  污染源自动监控智慧监管体系的建设,保障了数据的真实准确,为自动监测数据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通过监控设备上传的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掌握,再经过相关法制审核、技术审核等流程,监控数据可直接作为证据应用于行政处罚。

  智慧监管体系建成以来,在辅助执法人员发现违法行为、立案办案方面屡屡建功。贵州省通过监控平台提供的线索、固定的证据查获涉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或其他严重违法行为33起,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5人。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现象得到基本遏制。

  有了智慧监管体系,执法人员好像拥有了“千里眼”,避免了盲目巡查,从时间、地点到巡查事项,行动更有针对性,有效化解了执法巡查人手不足的问题。在提高执法效率的同时,也对排污单位形成威慑,倒逼其严格规范排污行为。据了解,贵州省重点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由体系建设前2017年的94%上升到2022年的98.6%。

  “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进《贵州省污染源自动监控条例》立法工作。”洪涛表示,今年,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还将制定出台《贵州省污染源自动监控非现场监管指南》,指导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用好用活自动监控体系。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