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跟随石家庄市机动车排污管理中心检测人员来到城垣路和高营大街交口,站在初秋的太阳下,额头很快渗出密密的汗珠。放眼望去,入市车辆宛如游动的长龙,络绎不绝。

在值勤交警将一辆重型运输车拦停到路边后,检测人员立即行动,迅速将透射式烟度仪与车辆尾气排放口对接,并在车辆制动状态下三次加减油门,烟度仪上很快显示出来了“合格”的检测结果。
石家庄市机动车排污管理中心检测人员郭建涛介绍说,设立该检测点主要是对入市的重型运输车辆进行监督性抽检。如果车辆尾气经检测不达标,就会移交交警部门依法处理,同时向驾驶员发放《超标排放车辆维修复检催告单》,告知其在10个工作日内,自行选择有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车辆维修,并在复检合格后,将复检结果报送生态环境部门。在此期间,问题车辆将被纳入《石家庄市重点行业移动源应急管理监控系统》,列入车辆黑名单,推送到各重点用车单位的门禁系统,使问题车辆无法进厂,以此督促驾驶员尽快维修车辆。生态环境部门在接到复检合格的证明材料后,会在第一时间将车辆移出车辆黑名单,恢复正常运输状态。

时间在流逝,汗水在流淌,检测人员一刻不停地紧张忙碌。将近中午,一行人又来到石家庄高营御史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在对运输车辆进行入户抽检的同时,向负责人宣传保证燃油质量、及时添加尿素、发挥门禁系统作用、增加电动车使用等尾气污染防治措施,并向负责人赠送了《石家庄市大气防治条例宣传手册》。在抽检车辆全部合格后,抽检队伍马不停蹄,奔向井陉县方向。
来到石家庄市井陉县入市口,记者的目光被一套大型检测设备所吸引。只见两座方形的白色“小屋”相对而立,中间是一条黑色“甬道”,一辆重型运输车正在“甬道”上接受检测。郭建涛判断说:“这辆车涉嫌私自拆除了尾气后处理装置中的三元催化器,根据经验判断,尾气应该超标了。”很快,检测系统的电脑上显示出“不合格”的结果,印证了郭建涛的判断。问题车辆随即被移交给联合检查的值勤交警依法处理。

“这套检测装置是‘尾气排放工况法检测设施’,检测效果能与排放检验机构相比,最大特点是可以移动使用,同时能精准检测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如果某一区域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出现了高值,我们能马上把这套设备调运过去,强化路检路查和对重点用车大户的车辆抽检工作,为决策提供技术支持。”郭建涛介绍。
据了解,为提升对重型运输车的尾气监测能力,实现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的全面化和精准化,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手段作用,在河北省率先使用尾气排放工况法检测设施用于监督性抽检,实现对车辆不透光烟度及氮氧化物的精准检测,弥补了以前只能检测不透光烟度导致的检测项目单一问题,并实现了“阵地战”和“运动战”的灵活切换,为进一步提升重型运输车尾气污染治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正在此时,晴朗的天空变得越来越阴沉,不久雨点噼里啪啦落下来。“上午一身汗水,下午一身雨水”,只不过是尾气检测人员寻常的一天。
(责任编辑 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