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开展联合执法 3500余人次解决环境问题2000余个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余常海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3-03    

  川渝两地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深化川渝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共同筑牢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连续5年组织联合执法,川渝毗邻19个市、区全年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累计出动3500余人次,发现并推动解决环境问题2000余个,查处违法行为150余起,联合发布典型案例29起。

  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党委委员、督办张梅向记者介绍,四川省、重庆市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出台《关于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关于川渝高竹新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为联合执法提供了法理依据。川渝两地党委、政府联合生态环境部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联合监管执法制度列入重点工作任务。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完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深入探索交叉执法、联动帮扶、观摩座谈等联合执法举措,达成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统一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标准、统一自由裁量基准等12条具体合作措施。共同解决跨界污染问题,确保“1+1大于2”的效果。

  此外,两省市公检法司环5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行刑衔接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污染环境案件相关问题联席会议制度〉的意见》,在执法区域会战和集群战役、“巴渝治水”重大应用、基层环保警勤联动中心、“检察+”协作体系等方面持续深化协作。落实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12条合作措施,两地生态环境、公安、检察等三部门签订《四川省、重庆市危险废物案件跨省联合执法机制》,推动执法尺度统一、结果互认,构建协同共治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大格局。

  川渝两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轮流牵头,聚焦毗邻区域和流域的水、大气、固(危)废等环境监管重点,连续5年组织联合执法,川渝毗邻19个市、区全年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累计出动3500余人次,发现并推动解决环境问题2000余个,查处违法行为150余起,联合发布典型案例29起。连续3年组织联合执法稽查、异地交叉稽查、案卷交叉评查,联合举办川渝蓉联合执法大讲堂,将视频培训拓展至基层一线,提高执法队伍综合素养。毗邻的19个市、区县通过观摩学习、实战练兵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

  川渝两地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取得积极进展,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深入推进,跨区域联合执法合法性、规范性、精准性仍然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对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压减执法频次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张梅介绍,下一步川渝两地将围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毗邻区域大气污染防控、跨界流域水环境、危险废物跨省转运处置等3方面环境监管重点难点,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流域组织联合执法检查,合力打击跨界环境污染行为。

  在落实环境违法线索互联、调查取证互助、处理结果互认等制度和系列共识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涉企生态环境执法行为,规范执法检查计划、标准和程序,探索非现场检查、信息共享、智慧执法等检查方式,健全案件调查、异地取证、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提醒告诫、行政指导、说理式执法、送法入企等服务手段,助力企业履行环保主体责任。

  加强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境领域违法案件会商研判,通过数字化、智慧执法手段,逐步实现生态环境执法数据异地调取及交流互换全程数字化、信息化。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对重大执法决定联合开展案件审查,对联合执法行动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督促整改,限期销号,及时通报。强化跨区域业务培训,加强执法人员经验交流,做好典型案件宣传引导,提升执法队伍能力素养。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