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OR“放”,平衡点如何把握?

来源:自然生态环境网    作者:自然生态环境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2-23    

  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也给不少地方的环境空气质量、公共安全带来了压力。今年各地燃放烟花爆竹有哪些新情况、新措施?对燃放烟花爆竹如何管控,才能兼顾平衡节庆文化和现实压力?本版征集了读者对于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想说的话,今日刊登。

  好习惯贵在坚持

  ◆梁小红 李民峰

  今年春节,笔者的老家虽然还存在燃放烟花鞭炮的现象,但是与往年相比,总体上没有大幅增加,在小区里燃放大剂量重型鞭炮的现象已基本不见,一些好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一是攀比心态逐渐消失。在没有禁放之前,每到春节,家家户户不管花钱多少,总愿意买带“最”字的烟花鞭炮,想要最大的、最贵的、燃放时间最久的、声音最响的、速度最快的,实际是出于攀比心态。还有的企业单位大年三十、正月十五、年后开工都要鞭炮齐鸣、“狂轰滥炸”一番,只为彰显门面。而如今人们按需燃放,不再求大求多。

  二是只放烟花不放鞭炮。现在小区里每到大年三十守岁过后,一般只燃放一些烟花表示庆祝,基本上不再燃放大型鞭炮,大大降低了瞬时环境空气污染的压力。

  三是选择适合的区域燃放。很多居民在燃放烟花时,都主动避开小区生活区域、危险敏感区域以及政府划定的禁止燃放区域。一般都在河畔、桥边、空地上有序、安全、文明燃放。

  四是年龄层变化。很多老年人已经适应没有烟花炮仗过大年,也开始教育年轻人不要燃放烟花鞭炮,避免带来环境污染和不安全因素。学生群体也不主动购买烟花鞭炮燃放了,只有少数父母为取悦孩子少量购买尝试一番。

  我们不以“一刀切”或者“百分百”来衡量禁止燃放烟花鞭炮的成绩,但从潜移默化的生活习惯慢慢改变中可以看出,当前,一些好的生活习惯正在慢慢养成,绿色生活的观念和行为正在成为主流。这是在多年来的政府宣传和全社会努力之下培养出的成果,来之不易。因此,我们应当更加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广大群众进一步巩固已经养成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和坚守下去,使燃放烟花鞭炮更加文明,生活习惯更加绿色。

  各单位各部门应当对好的做法加以总结和宣传推广,做好群众工作。要把安全合理燃放烟花爆竹的利弊关系讲清楚、说明白,使群众不但口服,更要心服,让长期坚持好习惯有更大的底气。

  要管控好燃放烟花鞭炮,现阶段能做的,是进一步加强供给侧改革,加大研发绿色烟花爆竹的力度。尽量向市场提供更多的绿色烟花鞭炮,尽最大努力减少各种危害。

  有序引导,加强正面教导才是治本之策。要对烟花爆竹的卖方市场和销售地点等进行仔细摸排,予以前置管控,形成安全、市场等部门齐抓共管的态势。

  禁止和燃放不是“单选题”

  ◆史春

  龙年春节,我的家乡烟花爆竹燃放量与往年相比大幅度增加。和笔者家乡一样,近年来不少地方出台的烟花爆竹燃放政策,对于烟花爆竹能否燃放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疏导而不禁止。

  例如,今年2月1日,江苏省南京市警方发布春节烟花爆竹燃放重要提示,规定烟花爆竹燃放时间从农历除夕至正月十五。经南京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在非禁放区共设立20处集中燃放点并附具体点位,市民可以在电子地图中搜索“燃放点”导航前往燃放。集中燃放点设置了烟花爆竹销售供应点,市民可就近购买燃放。南京市为此还出台了保障措施,在各集中燃放点部署了公安、应急、城管等执法力量和消防救援、医疗救护等保障力量,全面应对处置火灾、人身伤害、矛盾纠纷、交通拥堵等情况。此外,就规范燃放和安全管理等方面也对群众进行了提醒,对禁放区域不得燃放烟花爆竹做出了明确规定。

  “爆竹声中一岁除”,燃放烟花爆竹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此同时,易产生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也已成为共识。有人戏称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硝烟为“年味”,其实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是有毒有害气体,有害人体健康。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爆炸声如雷贯耳,构成噪声污染。因此,也不能对燃放行为放任不管。

  烟花爆竹该如何管控,怎样才能平衡好禁止和燃放这一矛盾?笔者认为,禁止和燃放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划出可以燃放的区域,同时在该禁的地方也要禁。这就需要加强引导,疏堵结合。

  建议学习南京等地的有效经验,事先出台并发布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办法,科学指导当地的烟花爆竹燃放工作。公安、应急、城管等执法力量和消防救援、医疗救护等保障力量积极行动,共同做好相关保障工作。还可以出台一些燃放烟花爆竹的替代方案。春节在家里也可以用模拟鞭炮替代燃放烟花爆竹,在平安、祥和中过一个绿色、健康的春节。

  合理限放 文明燃放

  ◆石常献

  对燃放烟花爆竹的民俗,“一刀切”地禁和“无约束”地放都无益。只有在政府层面合理限放,从公众层面文明燃放,才能在传承年俗文化、满足百姓心愿的同时,把燃放烟花爆竹对人民生活和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合理限放,考验的是各级政府的为民情怀和执政能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明确规定集中燃放时段,科学合理划分禁放、适放区域。禁放区域划定重点考虑安全、环境敏感目标,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特大城市与大、中型城市,一般城市与县城、乡镇之间的差异,兼顾气候、地形特征、环境容量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管控措施,细化监管职责,加强督促检查,让限放政策切实发挥应有作用。

  好的政策要落实,靠的是人民群众的理解、配合与支持,考验的是普通公民的文明素养。公民要有自律、安全意识,既图喜庆热闹,更要重安全、环保,自觉执行政府部门限放政策,不在禁放的时间、区域燃放。学校、家庭要发挥关键作用,切实加强青少年教育,形成绿色文明好习惯。

  不妨试试社区集中燃放

  ◆周斌

  关于燃放烟花,笔者提一个建议:不妨试试以社区(村)为单位统一集中燃放。

  具体操作中可注意几个环节。一是向群众提前公示燃放时间和地点,比如在时间上可以选择除夕夜跨年之时、元宵节晚8点等,也可根据当地风俗增减场次。在地点的选择上,既要考虑老百姓的便利性,如人们在家中探出窗口就能观赏到;也要着重考虑安全因素,谨防人员集中造成次生伤害。二是各负其责,各地可以对烟花爆竹进行统一采购与分发,然后由社区(村)一级实施具体燃放。三是在核定燃放数量的过程中开展多部门协商,对烟花爆竹的生产、运输、采购、存放也可统一实施。

  这样做的好处不少。一是给老百姓过节添了彩,社区、村子的区域空间适合集中燃放,一个双响炮就能响彻小区,一个窜天猴就能照亮你我。大家在家里吃着年夜饭,看着窗外的绚烂烟火,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二是攀比燃放、违规网购、异地采购等情况得以避免。三是容易守住环境质量的底线。如果空气质量好,扩散条件好,可以适当放些;污染物超标了,那就少放或不放。把百姓的健康放在首位,老百姓也能接受。四是保证了安全。每年都有不少因燃放引发的事故,大多是燃放不当或爆竹质量不过关造成的,集中燃放可以大大减少这样的情况发生。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