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丰台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立足丰台区功能定位和自然资源禀赋,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稳中进位、绿色低碳发展加速提效、生态为民利民释放红利”,找准切入点、契合点,将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融入生态环境治理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统筹谋划、广泛发动、精心组织,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影响力更加扩大、方式更加丰富、服务质效更加趋优,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格局。
搭平台、建队伍,筑牢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基本盘”
抓好顶层设计,扎实组织推进,结合年度工作规划和总结,制定实施丰台区生态环境局志愿服务工作方案,指导、服务生态环境志愿工作开展。以党建带团建,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和青年团员组建丰台区生态环境局志愿服务总队,聚焦“两山”实践基地创建、污染防治攻坚、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等中心任务,结合创城、创卫、创森工作,采取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城乡环境整治提升、绿色低碳生活践行、环保政策咨询等形式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
逐步建立和完善协同工作机制,与丰台社会工作部、团区委、街道等其他部门单位加强沟通合作,依托南苑湿地森林公园,成立南森志愿服务基地,发布《丰台区2024年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构建集生态环境知识科普、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等为一体的志愿服务场所,组织动员广大志愿者围绕河湖保护、植绿护绿、守护湿地等六大主题开展志愿服务和交流,引领生态文明新风尚。
精选题、多品牌,绘就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新图景”
注重品牌化引领,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阵地共用、工作联动的方式,充分动员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加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行列,培育孵化生态环境志愿服品牌,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合力。右安门居民自发成立“当班河长”佑安巡河志愿队,加强河道巡查治理,获评“优秀环保公益组织”;“凉小鸭志愿服务队”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少年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守水护水为己任,常年活跃凉水河畔;“小爱志愿服务队”携手家庭成员,积极参加卫生清扫、绿树种植,成为绿堤公园的“生态卫士”。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品牌引领效应不断放大。
坚持项目化推进,着力在绿色护航高考、接诉即办解民忧等项目上出实功、务实效。充分利用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低碳日等时间节点,讲好丰台生态好故事、唱响生态文明主旋律,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经济发展绿色转型、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绿色生活引领等生态环境宣传项目。承办首届“美丽北京大家谈”活动,举办丰台区“六五世界环境日生态环境文化周”等系列活动,展示区域生态环境美好蝶变、共绘美丽丰台新场景;联合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举办“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开学第一课”等,生态文明理念广泛植入青少年心中、逐步生根发芽;实施“绿色高考,铁军护航”志愿服务项目,整治高考场所周边环境,保障学子考试顺利,提供“学子回家”及暑期实践实习岗位,强化学生群体绿色环保意识;用心用情实施解决民众生态环境诉求项目,以“解决一个问题延伸到治理一域”为理念,精准治理诉求问题、延伸辐射周边环境整治,向企业、居民深入宣传生态环保理念,经常性指导开展污染源整治,促进生态环境治理转化为公众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
优能力、促提升,增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专业化”
突出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岗前基础培训、项目知识技能专项培训、志愿者骨干管理培训等志愿服务培训体系,提升生态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高度重视“智库”作用发挥,创建丰台环保观察员志愿服务机制,从党政机关、教师学生、新闻媒体等不同领域遴选10人成为环保观察员,结合自身经历和主责主业挖掘丰台生态价值,定期开展座谈会,多维度积极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言献策,汇聚生态文明建设智慧。以高精尖科技链哺育壮大发展生态志愿服务“团”,积极拓展丰台区“生态环保产业圈”,建立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库,邀请驻区优质企业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在志愿活动中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技术指导作用,不断开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新局面,助力美丽丰台建设提“质”又提“颜”。
下一步,丰台区将坚持把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作为加速城市进程化、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发力点和着力点去考量、谋划和推进,更加注重党建引领高站位,健全完善“政府机关+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力量”的一体化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体系,让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有灵魂、有根基;更加注重机制保障常态常效,加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让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有愿景、有激情;更加注重品牌项目强牵引,深入挖掘培育和扶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擦亮传统品牌、塑造优势品牌,让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有内容、有质效,为加快打造高颜值的“北京第一花园城区”、全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和气质贡献志愿服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