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看看江苏宿迁的做法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吴昌金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0-13    

  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是连接群众与生态环境部门的重要桥梁,是倾听群众环境诉求、化解环境矛盾的关键渠道。每一个环境问题,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态安全。江苏省宿迁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四个说清”“四个不可”“四个同频”三位一体,共同构建起规范、高效、暖心的信访工作体系,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妥善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支撑,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真正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筑牢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保障的双重防线。

  “四个说清”严核查,筑牢生态环境信访办理根基

  说清问题全貌。不仅要聚焦信访反映的“显性问题”,更要以此为切入点,对其他产污环节进行“地毯式”排查,挖出未被反映的 “隐性问题”,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群众投诉的某企业大气污染问题为例,除查清投诉涉及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外,还要延伸排查其他生产工序是否存在违规产、排污点,污水处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固危废贮存、处置不当等行为。通过全方位排查,确保问题无死角、隐患无遗漏。

  说清履职情况。接访、调查、回访人员必须保持客观公正,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让信访人清晰看到职能部门全过程规范履职的轨迹,打消群众存在的“是否偏袒企业”的疑虑。接访时,认真倾听并准确记录信访人的诉求,让群众“放心交事”。调查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开展工作,如查阅资料需依法调取并妥善保管,采样监测需严格规范,不受人情关系、利益诱惑等不当因素干扰,确保调查结果真实可靠,让群众“信任办事”。反馈时,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将调查处理结果反馈给信访人,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词,让信访人清楚了解处理情况,让群众 “明白了事”。

  说清问题本质。从信访人核心诉求与问题发展逻辑出发,将问题本质与信访人的实际感知、政策执行的现实矛盾、诉求的属性差异深度绑定。例如,针对群众反映的“夜间异味更明显”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弄清楚其根源是企业为压缩成本造成的主观恶意,还是夜间特殊气象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锚定影响的核心来源,既能让信访人更清晰地理解问题产生的核心原因,也能为后续制定“精准匹配诉求、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更明确的指引。

  说清解决办法。结合调查、监测、溯源结果,制定针对性强、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对企业排污行为,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区分处置。属于违法行为需立案查处的,立即启动立案程序,固定证据链、明确处罚标准;需限期整改的,制定具体整改清单,同步下达整改通知书并跟踪整改进度。对涉及多部门的复杂问题,通过信访联席会议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协作流程及办结时限,避免推诿扯皮。

  “四个不可”守底线,绷紧生态环境信访纪律红线

  不可推诿扯皮。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工作人员要及时受理、认真处理,不推诿、不拖延。无论问题多么复杂棘手,都要勇于担当,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如果遇到职责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处理,确保群众的诉求得到及时回应。

  不可弄虚作假。在处理信访案件过程中,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问题的真相和处理情况,不能弄虚作假、隐瞒不报。必须把“以事实为依据”刻进每一个工作环节,带着对群众的共情认真核查细节,实地走访时不遗漏任何关键线索,让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经得起检验。

  不可徇私枉法。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能因为人情关系、利益诱惑而偏离公正的轨道,对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依法处理,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不可敷衍了事。认真对待每一件信访案件,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不能为了追求结案率而敷衍了事,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要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让群众感受到信访工作的实效。

  “四个同频”强节奏,凝聚生态环境信访协同效能

  与群众期待同频。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将工作重心与民生关切对齐,提升公众对执法工作的认同感。畅通信访渠道,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关切。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信访监督工作,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与部门职能同频。打破部门壁垒,强化跨部门联动协作,让执法行动“同向发力、无缝衔接”,明确执法衔接机制,避免重复执法或出现监管盲区。加强信息共享、协同作战,形成工作合力。在处理跨区域的污染问题时,相关地区和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制定治理方案,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与监管目标同频。将信访工作与生态环境监管的核心目标深度融合,让信访办理成为靶向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与企业加强沟通交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环保方面存在的困难,帮扶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企业强化生态环境意识,自觉履行生态环保责任。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遵守生态环保法律法规,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

  与社会公众同频。鼓励环保组织、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信访工作,发挥监督作用。通过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四个说清”是基础,确保信访办理“事实准、底子清”;“四个不可”是底线,确保信访工作“纪律严、作风正”;“四个同频”是关键,确保信访效能“合力强、成效实”,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宿迁市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的制度闭环。

  下一步,宿迁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持续优化这一工作体系,以更规范的流程、更严明的纪律、更协同的行动,让“生态为民”的初心落到实处,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宿迁提供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