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持续提升群众环境获得感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中国环境报    人气:    发布时间:2021-12-27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是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源头,是长三角的重要生态屏障,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尤为重要。

  近年来,衢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生态环境部有关改革完善信访投诉工作机制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高效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衢州市环境信访工作成效显著提升,实现“一降两升”,即信访量下降,信访满意度和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上升。

  近三年信访量年均降幅均达到10%以上,其中2020年同比下降34.63%,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实现三连升,2020年-2021年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蝉联浙江省第一,信访件办理满意率从95.2%提升至99.3%。

  聚焦齐抓共管强统筹,从“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化解群众环境信访投诉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顶层设计,高位推动部署。

  突出高位推动。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信访工作,将重点环境信访件化解作为市领导“挂联区块”服务内容、党建特色品牌“组团联村”工作内容。衢州市领导分区块带队督察督办、指导帮扶信访件化解,市县部门干部每周二下沉基层一线,开展信访问题排查和结对帮扶,一批突出生态环境信访问题得到解决。

  突出协调联动。印发《衢州市市级有关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48家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坚持信访积案“属地”“属事”单位双交办,发挥市县两级部门“上联部门、下联乡镇”的作用。推行“一天一交办、一周一清查、一月一小结”的“三个一”工作法,畅通“接、转、办、核、验”全链条,信访件办理平均时长缩短至4天。

  突出考核驱动。将环境信访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除正面、负面信访工作加扣分外,重点考核生态环保督察信访件办理情况及其“满意率、重复访率”。倒逼各县(市、区)积极主动作为。

  聚焦突出问题强攻坚,从“案件结”向“事情了”优化

  衢州市坚持问题导向,在精准攻坚、精细化解、精心管控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

  强化常态攻坚。针对疑难件、重复访,实行领导包案、挂图作战,逐个突破。2020年集中交办15件重点疑难信访件;2021年,梳理重复访、越级访68件,组织开展“回头看”和回访活动,变“程序终结”为“事心双解”。

  强化统筹推进。针对区域性难题和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规划引导、借势推动等方式,实现问题整治整体统筹推进。例如针对高新园区企业与民居混杂、环境信访多的问题,对这一环境影响区内110户民居实施搬迁;借助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完成黄坛口饮用水水源地全面整治、江山化工生产基地全面关停,彻底解决一批历史遗留环境问题。

  强化源头管控。针对涉气信访投诉占比高的问题,推进7个重点工业园区“一园一策”废气治理。化工企业集中的高新园区,2020年涉气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5.63%。同时,以石化、工业涂装、化工、印刷包装等涉 VOCs 行业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指导督促100多家企业实施“一厂一策”整治,全市涂装和化工、石化、印刷包装行业VOCs排放量逐年下降,2020年较2017年分别减少30%、40%和50%以上。

  聚焦问题发现强主动,从“事后罚”向“事前控”拓展

  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提升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能力,推动对环境热点、敏感问题由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转变。

  提升社会化发现能力。将环境污染问题发现职责纳入基层治理四平台,落实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属地责任和基层网格员、河湖长巡查管理制度。开通《聚焦时刻》《今日直击》栏目,曝光生态环保领域违法违规典型案例28期。制定《衢州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引导和鼓励群众广泛参与监督。

  提升智能化发现能力。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环境眼AI感知、环境码数据归集、环境芯智能分析、环境链协同治理等“四位一体”数字化综合应用系统,实现“任务派发、情况核实、处置反馈、考核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平台试运行以来,共发起大气监测报警450件、水质监测报警151件、激光雷达扫描报警4件、污染源在线报警608件,均及时完成核实反馈。

  提升专业化发现能力。持续开展“环境信用+双随机”抽查、环境污染问题排查见底百日攻坚、危废治理“五报五查五管控”、“雷霆斩污”等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91件,处罚款1892万元,罚款金额同比增长18%。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