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氮测定要用石英比色皿,不能用玻璃比色皿,比色皿如何区分呢?可以在200nm处测定透光率。”在实验室里,湖北省十堰市生态环境局郧西分局环境监测站技术负责人魏海洲正在给新入职的人员解疑答惑。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郧西分局进行。
今年3月,新招聘的两名监测站人员正式入职,为了尽快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县域环境监测能力。郧西分局制定了长达3个月的系统培训计划,每天的实验室讲解、实际操作,每周的理论自学,每月的现场教学,多角度全方面开展业务和监测知识培训。
对于环境监测领域的新兵来说,这无疑是一次贴心的培训。新入职的邓慧琳,大学所学专业是护理学,与环境监测工作毫不沾边。初入单位,看着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她直言无从下手。“当我一个实验做了3次没有成功,魏师傅现场帮助我查找问题,实验成功的成就感抵消了一切。”邓慧琳说:“周密的培训、细心的教学让我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刘亚儒对于实验室里的仪器并不陌生,作为此前在郧西分局实习过的她来说,这一次站在实验室,她也有了更深的体会。“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而监测人员就是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哨兵。稍有风吹草动,就要快速反应,容不得半点马虎。”刘亚儒表示,在常学常思的培训中,对于特殊情况的把握有了沉着应对的能力。经过1个多月的培训,她们已经可以自行完成氨氮、总磷、总氮等17项监测实验。
“提高监测能力,要从涵养人才生态做起。”郧西分局局长阮绪涛说,通过入职廉政谈话、业务培训、公租房租赁等全方位关心、帮助生态环境系统的新兵,才能促进人才与生态环境的同呼吸、共命运。
近年来,郧西县认真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快环境监测转型战略,提出“以监测业务为主导、以监测技术为支撑”的发展方针和坚持“技术创新、科学监测、人才兴站”的发展思路,培养监测人才,更新监测仪器,通过积极争取监测经费100万元,先后投资购置了水质多参数测定仪、有害气体快速测定仪等先进仪器设备,推动了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