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企业存在侥幸心理,仅通过简单的教育,难以制止违法行为。我们认为只有刚性执法,才能对企业起到更好的督促作用。”
“当好服务‘店小二’,争做环保贴心人,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努力方向,柔性执法并不是弱化法律的严肃性和公平性,而是在执法过程中,给企业送上有温度的服务。”
这种“唇枪舌剑”的场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日前,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生态环境局围绕“生态环境执法应‘刚性’还是‘柔性’”开展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奉新生态环境局30名青年干部组成了两支参赛队伍,分别代表正方和反方,通过开篇立论、交替驳论、自由辩论、结论陈词环节等阐述各自观点。
正反双方答辩手就奉新某企业未批先建但未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该如何执法为例展开辩论。正方认为,执法应该有力度,这家企业存在违法行为,就要严格执法,依法进行处罚。反方辩手则认为,教育引导比处罚更重要,这一企业虽存在未批先建的违法行为,但未造成环境污染,可以不予处罚。同时,还要主动送法普法,教育引导企业以此为戒,让企业感受到生态环境执法的温度。
正反双方辩手引经据典、举例论证,充分展现了奉新生态环境局青年干部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辩论赛既锻炼了干部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也丰富、深化了大家对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思考。
“在今后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刚性执法与柔性有为并行的方式,不断提高执法效率和服务质量,让生态环境执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助力奉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奉新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自强说。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