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开展“排污许可入区入企”主题交流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宋杨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4-14    

  “半导体器件正在向小型化飞速发展,由大颗粒变成小颗粒,因此我们的年产量也从原先的6亿个变成16亿个,与排污许可的数量就不符合了,但本质上并不属于扩建,不知道怎样才能更符合政策?”瑞萨半导体公司代表直言困惑。

  “如果只是工艺先进后切割的大小变了,而污染物排放总量没变,那么进行许可证变更即可。”生态环境部专家团队即刻回答。

  在近日举行的一场座谈会上,6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代表依次提出在排污许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随后,围坐在一起的几位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和生态环境部门骨干人员,一一进行了解答。

  “我们在日常监管或者与企业交流时发现,部分重点企业对排污许可这项制度的政策标准把握理解不到位,基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有时也会面临一些困惑,所以开展这次‘排污许可入区入企’主题交流活动。我们特别邀请了生态环境部环评司、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以及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污染源处的领导、专家,通过面对面交流座谈的方式,为企业和基层人员答疑解惑。”北京市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余建科表示。

  排污许可证是排污单位合法排污的唯一依据,落实排污许可管理制度,不仅能够压实企事业单位治污主体责任、促进固定污染源的精细化管理,也能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方式,从而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效能,服务企业更好发展。

  座谈会上,专家和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详尽回答了企业疑问。比如,面对产能增加,要在符合当地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重新核定排污量;随着工艺的进步,若中成药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再涉及硫和汞的使用,在提供几次监测证明材料后,便可以对许可证中相应污染物进行豁免。对于一些现场解答不了的问题,工作人员也记录下来,并与企业约定待商讨出结果后及时反馈。

  此外,企业还反映了他们在使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时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相关专业人员也进行了一对一解答,并表示将不断完善信息平台,让企业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简便。

  营造更优营商环境、推动企业绿色发展,不仅体现在这次座谈会。据余建科介绍,自2021年以来,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分行业集中开展排污许可质量核查和零遗漏现场核查,累计开展现场踏勘551家次,为每家单位量身出具“体检报告”,累计开展线上、线下点对点指导2000余次,为排污单位提供精准帮扶,多措并举督促问题企业落实整改。

  此外,为破解企业反复提交审批资料的难点,提高服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海淀区生态环境局还积极探索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自2021年开始,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全面推动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联动改革,试行两项行政许可事项“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口受理、同步审批、一次办结”的管理新模式,对新增项目同时进行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技术审查,从环评文件内容上推动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管理有机衔接。同时,对建设项目实行联合审批,为建设单位节省投产等待和政务流程时间,真正实现了排污许可制度与环评制度的有效联动。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