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紧紧围绕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着力念好“通、细、治、扶”四字诀,以环境信访高效妥善处置,推动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沾化区环境信访同比下降39%,居住环境群众满意度位列全市第1;2023年第一季度,妥善解决信访案件60件,较去年同期减少47件,同比下降44%。
伴随着环境信访工作的提升,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步伐愈加稳健。2023年第一季度,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76,PM2.5平均浓度61μg/m3,PM10平均浓度109μg/m3,三项指标均列8个县市区第1名。
念好“通”字诀,信访处置完善畅通。一是渠道“通”,充分发挥“12369”“12345”以及“沾化环境”微信、“沾化环保”微博等主流平台作用,大力拓展来信来访、网络投诉、上级转办等其他渠道,及时受理、及时答复、及时公开,今年已办理2件有奖举报案例,累计发放资金21000元。二是机制“通”,紧紧抓住“事要解决”这个核心,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基础上,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问题移交、处理督办工作机制,构建畅通的生态环境保护信访处置机制。三是时效“通”,着眼于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对受理事项进行严格审核,“12369”和“12345”平台问题1个工作日内受理,10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他平台问题15个工作日内办结。
念好“细”字诀,溯源研判细致到位。一是分类“细”,每季度对受理的环境信访按照污染类别进行精准分类,明确阶段性问题数量和重点,针对性开展后续工作。二是研判“细”,每季度首月10日前对上一季度的环境信访问题进行综合研判,每半年对信访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梳理并形成信访专题报告,对群众集中、反复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提早预警,为下阶段信访处置打下基础。三是处置“细”,对群众反映问题全程安排专人跟踪督办,受理登记、批转或转办、办复或报告、回访记录等全过程留痕备案,推动程序终结向群众满意转变。2023年,对留有具体联系方式的34件环境信访问题全部落实回访,切实满足群众环境诉求。
念好“治”字诀,监管整治科学高效。一是综合“治”,紧紧围绕“提气、稳水、固危、强生态”四项重点工作任务,结合环境信访突出问题,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从严查处。二是科学“治”,依托“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对143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和97家重点企业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和用电监控设备,配备新型监测设备20台套以及无人机3台、激光雷达1架,实现全区重点企业监管全覆盖。三是规范“治”,秉持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违法者“无处不在”的执法理念,积极推行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免除常规现场执法检查。2023年,共有13家污染物排放量小、环境风险低、生产工艺先进的小微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完成上级派发双随机执法检查30家次。
念好“扶”字诀,监督帮扶助企纾困。一是法律“扶”,本着“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原则,组织开展“送法入企”活动3起,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二是政策“扶”,对首次申领排污许可证的项目,办理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记分核销时间由10个工作日压减至3个工作日。2023年,依法对1家小微企业免予处罚,注重帮扶整改复核销号。三是技术“扶”,引入环保管家服务,连续两年聘用北京中环绿盾等第三方专家团队,对全区重点企业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累计帮扶企业61家,针对排查的问题全部制定“一厂一策”,建立“帮扶—反馈—整改—复核—销号”闭环帮扶机制。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