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四强四升”锻造生态环境执法铁军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周明助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6-08    

  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生态环境局紧紧围绕“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执法信息化”的总体目标,以安徽省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试点为契机,抢抓队伍建设新机遇,以“四强四升”举措强机制、转作风,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力锻造生态环境执法铁军。

  “生态环境执法是前沿窗口,更是‘一改两为’的重中之重,我们将继续创新执法手段、优化执法方式、细化规章制度、提升执法效能,全方位在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上做‘加法’,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中的‘宣城主力军’,展现新时代铁军担当,为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提供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宣城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宋仁昕表示。

  强队伍,升华铁军形象

  以执法机构改革为契机,紧盯行政执法短板弱项,全面理顺市县两级执法机构职责,市本级执法机构统筹,县分局实行“局队合一”体制,重点开展执法力量过硬、能力过硬和作风过硬的“三大建设”,强基固本,写好机构改革“下半篇文章”。

  实施统一标志标识,全市六县一市全部完成执法车辆标识喷涂、标准化办案区间设置、办公场所统一标识。

  对全市环境执法队伍开展“提振队伍士气,凝聚队伍力量、激发队伍精神”的专项培训,不断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全市执法人员编制得到了扩充,执法队伍进一步壮大,市本级执法在岗率接近90%,所有人员均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研究生学历达96%,环保法律等相关专业人员占83%,有效推动了生态环境执法“真垂管”“真综合”,队伍形象取得新突破。

  强装备,升级执法硬件

  装备现代化方面,根据全市执法应急能力现状,多领域全方位推进,2022年来,市县先后投入保障资金143余万元,市级执法机构装备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到78.57%。实现执法记录仪、移动执法终端、个人防护包等单兵装备全员配发。2023年再次补充采购应急装备20台(套)。

  目前,全市已配备无人机6台、执法记录仪110台、其他执法装备60余台(套),采购及置换执法用车5辆,初步实现执法装备现代化、标准化,助力实现精准智能执法,以优化装备配备为全方位监管执法蓄势赋能。

  强能力,升格执法水平

  突出“实战、实效、实用”,灵活开展大练兵。

  通过大比武等形式,开展每周一学、每月一考、送法暖企、案卷评查、互学讲堂、执法竞赛等活动,并结合一线执法开展执法人员及辅查人员技能实训,将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与执法实际巧妙融合,增强全体执法人员的业务素养,掌控执法新技能。

  通过“经验圆桌分享”形式,学习交流执法办案经验方法,做到能执法、会执法,进一步严格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动执法质效并提,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2022年,宣城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荣获安徽省级大练兵先进集体,并涌现出全国行政执法先进个人,在今年一季度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中成绩名列前茅,获得机考第二名。

  强制度,升高执法温度

  以党建引领,开创制度先行“新篇章”

  在优化管理制度方面,严格规范执法流程,确定发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列表,将145家企业纳入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对纳入正面清单管理的企业,除信访举报核实、环境违法问题线索核实等情形外,一般不进行现场执法检查,在清单实施期间被双随机抽查到的,尽量减少现场执法检查,充分利用在线监控、远程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等“非现场执法”手段为主的方式开展执法监管,通过电话或线上方式要求企业正常运行治污设施,进一步降低企业环境违法风险。

  2022年以来至今,累计开展自动监控检查337家次,视频监控检查31家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检查106家次,无人机等其他方式检查28次。

  同时,深入开展“党建红”引领“执法蓝”活动,成立“生态环境执法青年党员先锋队”,带头进企业实施“体检”,定期开展“十百千”帮扶活动。2022年以来,全市通过党员包案、党员挂点发现并指导企业整改环境问题200余个,推动全市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工作高效,实现“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