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昌乐分局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亮点纷呈。
开创工业园区智慧化监管新模式。昌乐县朱刘化工园区以“一企一井”和水质指纹污染溯源系统为核心,同时在排水企业废水总排口、雨水总排口、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入河排污口、河流断面分别设置水质自动在线监测设施,对化工园区废水实施从源头到河流断面的全方位连续监控,打造工业废水全过程智慧化监管体系,在环境管理模式上实现新突破。“一企一井”弥补了园区未建设“一企一管”的短板,同时,利用水质指纹溯源技术可以精准识别污水处理厂进水超标来源,实现对园区超标排污企业的精准控制。智慧化监管系统的建设打造了“污染实时发现→污染源精准排查→快速执法”的高效精准执法模式,有效遏制了超标排放问题的发生,保障昌乐县地表水环境的持续改善。2023年,昌乐县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居全市第1位。
多面共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昌乐分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对5大类涉及17项内容46个具体问题,制定工作任务台账和责任清单。构建“事前审查、事中监督、事后评查”为一体的质量评查机制,在6次省市案卷评查活动中,均位列前两名,被评为年度依法行政之星。2023年,昌乐分局无行政复议案卷。开展以普法促执法、以帮扶促提升行动,在全市市直事业单位“服务创新项目”考核中,被评为一等奖。成立首支普法服务队,依托系统内部、企业、学校、社会“四个阵地”,开展专题普法活动10场次,把普法融入到环境执法和日常管理服务全过程,打造全县生态环境“订单式”靶向普法品牌,被评为潍坊市“法润鸢都·普法之星”优秀团队。总结企业易发的10大类37种环境违法行为、企业环境管理重点难点和惠企政策等,编制印发了《服务企业宣传手册》1000余册,深入一线为企业答疑解惑,切实助力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以执法信息化和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对标“监管最严、服务最优、能力最强”目标,优结构、强素质、转作风、树形象,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伍能力提升。建成昌乐县首家生态环境执法实战实训基地,为执法人员开展培训建立了平台。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制度,2023年共开展部门内部“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执法行动11次,抽查企业180家次;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20项,共计检查52家次。保持严的执法基调不动摇,2023年共立案32件,查封扣押案件6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案件3件,刑事犯罪案件5件。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0起,累计索赔金额70余万元。“用心用情用法”化解多年疑难信访积案四起,信访量同比减少15%,被省厅评为生态环境信访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