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执法人员变“发卡达人”

来源:自然中国网    作者:曾琴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8-28    

  “污染物产生及处置台账要记录污染物种类、产生时间、产生量、去向、去向时间、数量等,具体要求可以进入这个网址查看。”近日,四川省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在对泸州老窖定制酒有限公司开展建设项目帮扶检查时,同时向该企业负责人送上了《贴心告知卡》。

  近年来,为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助力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泸州市坚持“执法与帮扶并重”理念,积极开展“铁军护航 助企发展”行动,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为企业提供“暖心服务”,除了发放《贴心告知卡》之外,还通过“义诊”帮扶、审慎执法等形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送“卡片”开“义诊” 助企业被动变主动

  打开《贴心告知卡》,排污许可证申领流程、环境管理台账、自行监测、执行报告填报、建设项目“三同时”、自主验收等内容映入眼帘。同时,还针对执法人员日常检查过程中企业常问、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已累计向企业发放《贴心告知卡》600余份。”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刘洪君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能不断提升企业规范管理意识,将“被动环保”变为“主动环保”,助力企业环保工作持续向好。

  送卡的同时,泸州市还实施“义诊”帮扶。为推动全市更多企业进入正面清单管理,泸州市针对非正面清单企业和环保意识强、主动发出“邀约”要求帮扶检查的企业,以及涉及酒类生产企业酿酒废水转运处置监管等整改难度大、专业性强的省督整改任务的近40家企业开展“绿色义诊”,帮助企业排查问题隐患,指导企业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有啥问题,我们都会向执法人员咨询。他们暖心地帮助,让我们企业感到很温馨。”四川桂康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刚表示。

  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绿色义诊”针对性帮扶,全市新增正面清单企业41家,围绕酒类企业废水收集、转运情况等省督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指导帮扶企业80余家(次)。

  如何在“刚柔并济”中寻求平衡?

  泸州市在坚决打击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扰乱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行为的同时,坚持审慎执法。如,对“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未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且主动停止的”“未按规定填报排污登记表且7日内整改的”等15类情形实施“首违不罚”,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积极履行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赔偿责任”等6类情形,依法企业从轻、减轻处罚,给予企业适度的容错改正空间。

  为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打扰,泸州市积极开展远程巡检“非现场监管”模式,借助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和在线监控、视频监控、信息平台的执法大数据,进行“无扰检查”。

  “今年以来,我们有13起案件是不予以处罚,还涉及到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哪怕做出了罚款的处罚决定后,他有资金困难、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向我们提起申请缓缴和分期缴纳,主要是通过这种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高兴表示。

(责任编辑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