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大气环境污染精细化管控,山东省威海市加快推进环境监测“新基建”布局,利用无人机飞航、移动走航、激光雷达探测等多项“黑科技”,着力构建“天地空”一体化大气环境监管体系,不断提高非现场监管水平,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提供了有力支撑。
威海市构建无人机飞航的“天”感知监管体系,引入搭载空气质量监测模块、VOCs红外热成像仪器和高清摄像装备的工业级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企业、涉气信访高频区域以及高值点位内建筑施工工地、道路、工业企业常态化开展监测和图像采集,实现对大气污染事件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监测、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处置。今年以来,共出动无人机飞航42架次,发现异常点位问题21个,有效震慑废气高空直排以及超标排放等隐蔽违法行为。
打造走航车陆巡的“地”感知监管体系,结合空气自动监测站实时数据,通过大气移动走航车对全市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重点排放企业、重点工业园区、重点积尘道路等开展常态化走航监测,精准定位污染源,出具走航监测报告“诊断书”,对存在污染高值点位开展全面排查,形成“发现-反馈-调查-核实-整改”的测管治高效联动机制,大幅提高了大气环境监测的精度和效率。截至目前,累计出动走航车112次,走航监测里程1.2万公里,发现异常高值点位52个并处置整改到位。
完善激光雷达扫探的“空”感知监管体系,建设完成融合臭氧、颗粒物、测风激光雷达于一体的威海空气质量超级站,通过测风激光雷达搭载的高度精密的3D扫描探测系统,以极高的分辨率和精准度实现对大气边界层三维风场的深度精细化探测,最远探测半径可达6km,并通过气象条件对污染天气污染输送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低、高空污染源过程化监控和动态成因分析。同时,结合颗粒物和臭氧激光雷达探测数据,实时监测大气颗粒物和臭氧的水平和垂直传输通量数据结果,对污染天气过程进行成因及来源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和管控措施。
(责任编辑 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