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湖南省株洲市生态环境局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持续助力全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赋能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
“十条措施”主要包括: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优化许可办理质效、助力企业争资引项、帮扶企业解忧纾困、统筹规范执法检查、实施轻罚免罚制度、推行“三书同达”制度、畅通公众监督渠道、推进清廉环保建设等。
据了解,株洲市生态环境局十条措施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主要是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服务效能。
在优化政务服务方面,实行“一次告知,一窗通办”。
在行政审批方面,全面实施“多评合一”,即将同一建设项目环评、辐射环评、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的多项行政许可事项合一受理,提高审批时效。
在为企业解忧纾困方面,积极指导企业争取相关资金,实现节能降碳和减污增效;每月18日定为“服务企业环保接待日”,“面对面”解决企业环保诉求;重点项目实行局领导包联、分局领导包干制,护航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规范执法方面,加大非现场科技监管手段,对正面清单内的企业减少现场执法检查次数,进一次门办多项事,做到“无事不扰”;全面推行“包容式”监管、“分类式”执法,严禁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推行首违不罚、轻微违法免罚、公开道歉承诺轻罚机制;对违法排污单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企业生态环境守法建议书》和《环境信用修复告知书》“三书同达”制度,指导企业纠正失信行为,帮助企业减少因行政处罚带来的“失信”成本。
在畅通公众监督渠道方面,建立生态环境公众参与、有奖举报、公布局长电话、领导分级领办重点信访件、群众座谈、抽查回访环境信访工作“六项机制”,形成环境信访投诉、受理、查办、监督、回访、问效闭环管理。
在推进清廉环保建设方面,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查快处红顶中介、权力寻租、垄断经营、索拿卡要、指定咨询、利益输送等违纪违法行为,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
近年来,株洲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守正创新,推行了系统工作新举措。比如,率先出台《关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项措施》,设立园区环保事务服务中心和实行重点项目局领导包办制度等,两年来累计帮扶企业666家,解决各类问题900多个。率先开展“多评合一”试点工作,减少审批时间达80%左右。率先推行轻微违法免罚、公开道歉承诺轻罚机制,2022年以来累计实施轻罚、免罚案例133件,涉及金额1580万元。率先推行“村巡查、镇处置、县执法、市统筹”环境监管新模式,打通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