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浙江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上虞区5451家工业企业已全部完成2025年《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记表》延续及工业噪声管理要求增补,较原计划提前近5个月,实现了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记全覆盖。
作为长三角重要工业大市,绍兴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涵盖了纺织、化工、医疗、机械制造等多个重点行业。庞大的工业体系也意味着环境监管任务艰巨。截至目前,全市共核发排污许可证1834本,而被实际纳入排污许可登记管理的企业总量更为庞大,据不完全统计,总数大约在3万家以上。
“全面开展排污许可登记工作起始于2020年,区别于由生态环境部门核发排污许可证的重点监管企业,纳入登记管理的企业因普遍规模较小,且历经5年之久,有许多面临着注册账号丢失、联系人变更、政策理解不清等问题,给这次延续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上虞作为全市重要工业集聚区,其排污许可登记工作的推进成效对全市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绍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面对这一现实难题,绍兴市生态环境局上虞分局(以下简称上虞分局)于今年5月成立排污登记延续工作专班,创新建立“线上后台支撑+线下现场辅导”双线服务机制。一方面,强化数字赋能,为企业集中办理账户找回、信息变更等手续;另一方面,在分局办公楼设立临时咨询服务点,大幅压缩企业办理时间,由原来平均3天缩短至40分钟以内。
“我区下辖20个乡镇街道,多数乡镇到中心城区需30分钟—50分钟车程,若乡镇企业需要现场咨询与指导,时间成本较高、效率较低。我们建立了‘业务科室统筹指导+属地中队分片调度+乡镇街道零距离培训’的三级联动体系,打破政务服务的空间壁垒,让企业足不出镇,享受从政策学习到手续办理的全流程服务。”上虞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上虞分局依托六大执法中队,下发《关于发布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记管理公告的通知》《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记表延续操作指南》5500份,以“区级统筹、属地落实、就近服务”的方式,实现乡镇街道服务全覆盖,“面对面”指导帮扶企业4033家(次)。
“某协会来电说要收500元代办费,多亏看到过生态环境部门的提醒。”这是上虞某企业负责人近期常挂在嘴边的话。针对排污登记延续期间可能出现的诈骗风险,上虞分局通过乡镇联络工作群多次发布预警信息,明确告知“不委托第三方、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核心原则,有效拦截多起冒充第三方机构收费代办的行为,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超过20万元。
下一步,上虞分局将继续推进环评与排污许可“放管服”改革,以便企、助企、惠企为目标,推广“一对一”“点对点”“线上线下一体化”等服务模式,将服务理念全面融入生态环境管理全流程,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