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旅融合: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新画卷

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3-17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旅融合实践在全国蓬勃开展。从江南水乡到北国边陲,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生态文旅融合革新旅游开发模式,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了根基,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一、政策引领:生态文旅融合的顶层设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积极探索新模式,如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美化乡村环境,带动农民增收。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支持政策,从宏观规划到具体项目实施,为生态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推动其成为实现绿色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

    二、概念剖析:“生态文旅”内涵解读

    “生态文旅”模式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守护生态底线基础上,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精髓,打造融合生态价值与文化韵味的旅游精品。如云南西双版纳在发展生态旅游中,严格保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将傣族文化与自然景观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胜地。浙江杭州打造了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通过恢复自然河道、沼泽、池塘等湿地形态,种植本土水生植物(如芦苇、菖蒲),重建生态链;引入钱塘江水进行生态补水,构建活水循环系统;保留“龙舟胜会”“干塘节”等传统民俗活动,开发非遗手工艺体验,构建了“生态优先、最小干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三、实践探索:生态文旅融合的路径创新

    各地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深圳罗湖区通过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推动生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梧桐山+杜鹃花”生态文化品牌,发展“飞享梧桐”eVTOL飞行器的低空经济新业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北国边陲,黑龙江漠河市依托极光、冰雪等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打造极光节、冰雪旅游季等特色文旅活动,促进当地经济繁荣。西藏林芝市发挥雪域高原自然风光和藏族文化优势,发展生态观光、民俗体验、高原徒步等旅游项目,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江苏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将太湖流域水乡风光与吴越文化结合,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线路,促进区域经济繁荣。

    四、科技赋能:助力生态文旅融合升级

    科技为生态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技术、VR、AR等前沿科技应用广泛,为游客带来新体验,助益景区管理和生态保护。如杭州西湖景区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分析游客游览轨迹、停留时间、消费偏好等数据,精准洞察游客需求,从而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景区推出了“西湖定制游”项目,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如亲子游、文化深度游、休闲度假游等,设计了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并配备了专业的导游讲解和定制化的服务设施。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生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科技推动生态文旅向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发展,可让游客享便捷舒适旅游,为生态保护和资源管理添科学手段。

    五、目标助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实现

    生态文旅融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如福建武夷山景区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和建设生态步道,减少碳排放,提升游客出行体验。同时,生态旅游促进了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为碳中和提供了重要支撑。在生态文旅融合的实践中,各地纷纷采取措施,推动低碳旅游发展,如建设绿色酒店、推广环保餐饮、开展生态旅游教育等,引导游客树立绿色消费观念,积极参与碳减排行动。通过这些努力,生态文旅产业正逐步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

    六、未来展望:迈向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生态文旅融合将承载更高使命,致力于迈向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新征程。一方面,需持续强化政策扶持,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为生态文旅融合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文旅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生态文旅的品质和竞争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培育一批既懂生态又懂文旅的复合型人才,为生态文旅融合提供智力支持。此外,还要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推动中国生态文旅产业走向世界。通过这些举措,生态文旅融合不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还将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重要力量,为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生态文旅融合,不仅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实践,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它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将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完美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了根基。在未来的征程中,生态文旅融合将承载更高的使命,从完善碳排放核算体系到推动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从政策支持到科技创新,每一步都将是迈向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步伐。我们期待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生态文旅融合能够继续书写绿色华章,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不仅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对生态文明的庄严承诺。唯有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人类方能达成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确保绿色永驻发展之路,让子孙后代都能享受到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